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兴明 第4章硬盘与硬盘分区.ppt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兴明 第4章硬盘与硬盘分区.ppt

ID:50211879

大小:2.54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3-10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兴明 第4章硬盘与硬盘分区.ppt_第1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兴明 第4章硬盘与硬盘分区.ppt_第2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兴明 第4章硬盘与硬盘分区.ppt_第3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兴明 第4章硬盘与硬盘分区.ppt_第4页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兴明 第4章硬盘与硬盘分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教学课件 作者 张兴明 第4章硬盘与硬盘分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硬盘与硬盘分区【学习目标】1)了解硬盘结构与工作原理;2)掌握硬盘的主要技术参数,了解硬盘的数据存储格式;3)掌握使用FDISK程序对硬盘进行分区,并应用Format命令对分区格式化;4)初步掌握使用Pqmagic程序管理硬盘。课件目录4.1硬盘4.2项目一硬盘分区和格式化4.3项目二使用PartitionMagic管理硬盘实训一硬盘的识别与安装实训二使用FDISK对硬盘分区实训三PartitionMagic应用4.1硬盘4.1.1硬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硬盘的外观常见的硬盘多为3.5英寸产品,盘片密封在金属盒内。(1)标签面板:硬盘的顶部贴有一张产品标签,标明与

2、硬盘相关的信息,如品牌、型号、产地、序列号等。(2)控制电路板:包括主轴调速电路、磁头驱动与伺服定位电路、读写电路、控制与接口电路等。(3)接口部分接口包括电源接口插座和数据接口插座两部分。电源插座与主机电源相连接,为硬盘正常工作提供电力保证。数据接口插座则是硬盘与主板控制芯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交换的通道,使用时是用一根数据电缆将其与主板IDE接口或与其它控制适配器的接口相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数据接口主要分成IDE接口、SATA接口和SCSI接口三大类。(4)硬盘跳线图IDE接口和SCSI接口的硬盘,还设置了跳线器。对于IDE硬盘,主要设置是作为主盘(Master)还是从

3、盘(Slave),生产厂商将跳线设置图标注在标签上,如图所示。对SCSI硬盘,则是设置设备ID号和终端电阻等。Master=ONSlaver=OFFCableselectLimitsdrivecapacityto32GB2.硬盘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从结构上来说,硬盘由外部的盘体、电路板和内部的电动机械部分组成。硬盘外部分别有盘体、电路板、主控制芯片、电机驱动芯片、缓存芯片和硬盘接口组成。而内部则分别由浮动磁头组件(包括读写磁头、传动手臂、传动轴三个部分)、磁头驱动机构(内部前置控制驱动电路)、磁盘盘片和主轴组件组成,如图所示。工作时,盘片组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磁头在磁头

4、驱动机构的控制下沿盘片径向作移动,并且浮于盘面上方呈飞行状态,且不与盘片直接接触。依靠磁头与盘片间的微小间隙(几十微米)将磁盘上的磁场感应到磁头上(读取)或将磁头上的磁场磁化磁盘表面(写入)。3.接口类型目前常见的硬盘的接口主要分为IDE、SATA及SCSI三种。4.硬盘跳线目前主板上的IDE接口都是双通道的。如果在一条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就必须设置IDE设备的“主从”关系。所有IDE设备(硬盘、光驱等)都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设备安装后的主、从状态,跳线大多设置在电源接口和数据线接口之间。一般在硬盘的标签上印有“Master”、“Slave”和“CableSelec

5、t”等跳线方法示意图。当两个IDE设备都设置为“CableSelect”(数据线选择)时,接线时应注意,IDE数据线末端的设备总是被认为主盘,而靠近主板的接口上的设备总是被认为从盘。对于SATA硬盘,由于采用了点对点的连接方式,主板上每个SATA接口只能连接一块硬盘,因此不必像并行硬盘那样设置“主从”跳线了。5.RAID技术RAID是“RedundantArraysofIndependentDisks”的简称,即“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AID技术有多种模式,目前常用的有RAID0、RAID1、RAID0+1三种模式。(1)RAID0RAID0是一种最简单的硬盘阵列,它是

6、将多个磁盘并列起来,成为一个大的逻辑硬盘。在存放数据时,其将数据按磁盘的个数来进行分段,然后同时将这些数据写进这些盘中。(2)RAID1它用两组相同的磁盘系统互作镜像,速度没有提高,但是允许单个磁盘错,可靠性最高。其镜像原理是在主硬盘上存放数据的同时也在镜像硬盘上写一样的数据。当主硬盘(物理)损坏时,镜像硬盘则代替主硬盘的工作。(3)RAID0+1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即RAID0+1。数据除分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但要求至少4个硬盘才能作成RAID0+1。

7、4.1.2硬盘的主要技术参数1.硬盘容量容量是硬盘最重要的技术参数,决定着个人电脑的数据存储量大小的能力。常见的硬盘容量为40G、60G、80G、120G、160G、250G、320G、400G和500G等。2.硬盘转速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为rpm,即“转/分钟”。家用台式电脑的硬盘转速一般有5400rpm和7200rpm两种;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为主;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