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比亚迪F3(F3R)原厂维修手册底盘系统.pdf

2010比亚迪F3(F3R)原厂维修手册底盘系统.pdf

ID:50221853

大小:2.28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3-12

2010比亚迪F3(F3R)原厂维修手册底盘系统.pdf_第1页
2010比亚迪F3(F3R)原厂维修手册底盘系统.pdf_第2页
2010比亚迪F3(F3R)原厂维修手册底盘系统.pdf_第3页
2010比亚迪F3(F3R)原厂维修手册底盘系统.pdf_第4页
2010比亚迪F3(F3R)原厂维修手册底盘系统.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比亚迪F3(F3R)原厂维修手册底盘系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底盘F3/F3R轿车维修手册底盘目录第一节悬架与车桥……………………………1.1概述…………………………………………………1.2故障诊断……………………………………………1.3维修作业……………………………………………第二节转向系统………………………………2.1转向系统故障诊断…………………………………2.2转向系统维修作业…………………………………第三节常规制动系统…………………………3.1故障诊断……………………………………………3.2制动系统的检修……………………………………底盘F3/F3R轿车维修手册第一节悬架与车桥1.1

2、概述1.1.1前悬架本车型的前悬架采用的是麦弗逊式独立悬滑柱在作为主销的圆筒内上下移动,前支柱上托架,其结构如图1-1所示。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筒盘与车身连接,取消了上摇臂。这种悬架结构简式减振器作为悬架杆系的一部分兼起主销作用,单,布置紧凑,横向刚度高,操纵稳定性好。图1-1前悬架l-前副车架总成7-开口销13-锁紧螺母2-摆臂后安装螺栓8-摆臂前安装螺栓14-法兰盘螺母3-摆臂总成9-法兰盘螺母15-法兰盘螺栓4-球头连接螺母10-横向稳定杆拉杆及球头总成16-前横向稳定杆5-球头连接螺栓11-前减振器总成17-前横向稳定杆压板6

3、-法兰盘开口螺母12-前减振器螺母压板18-前横向稳定杆连接螺栓底盘F3/F3R轿车维修手册1.1.2后悬架本车型的后悬架采用的是拖拽臂附扭力杆悬下运动位置,车轴平行于车身,对车身外倾角变架,如图1-2所示,拖曳臂式悬吊的结构为车身化为零。其最大的优点乃在于左右两轮的空间较部的主轴直接结合于车身,然后将主轴结合于悬大,而且车身的外倾角没有变化,减振器不发生吊系统,再将此构件安装于车身,弹簧与减振器弯曲应力,所以摩擦小,乘坐性佳,当其煞车时直立安装于车轴附近。悬吊系统本身的运动,支除了车头较重会往下沈外,拖曳臂悬吊的后轮也臂以垂直车

4、身中心线的轴,亦即平行于车轴的轴会往下沉平衡车身。为中心进行运动,车轴不倾斜于车身,在任一上图1-2后悬架l-后扭转梁总成9-后减振器总成17-左上连接支架总成2-后稳定杆总成10-垫片18-右上连接支架总成3-法兰面螺栓11-加大法兰盘螺母19-法兰面螺栓4-法兰面锁紧螺母12-防尘罩与限位块20-法兰盘螺母5-后扭转梁托架衬套总成13-后螺旋弹簧21-缓冲定位管6-后扭转梁托架衬套总成14-限位盖22-缓冲块7-组合螺栓15-减振垫23-缓冲限位座8-法兰盘螺母16-弹簧橡胶垫24-锁紧螺母底盘F3/F3R轿车维修手册1.1.

5、3车轮定位参数说明如果车轮的几何定位良好,车辆的燃油经济驶时车轮才能在路上平行滚动。性和轮胎的使用寿命都会得到改善。1主销后倾角:主销后倾角是从车辆侧面观察,转向轴最高点偏离垂直方向的倾角,如图1-3所示。顶点向后的倾角为正(+),而向前的倾角为负(-)。主销后倾影响转向机构的方向控制,但不影响轮胎磨损。若一个车轮较其他车轮的正主销后倾角大,会使该车轮朝车辆中心线行驶,车辆将向正主销后倾角最小的一侧偏向行驶。图1-5车轮前束4推力角:前轮引导或转向车辆,后车轮控制同辙。同辙作用与推力角有关。推力角(如1-6所示)是后轮行驶的轨迹与

6、车身中心线的夹角.图1-3主销后倾角2车轮外倾角:外倾是从车辆前方观察的。车轮偏离垂直方向的倾角,如图1-4所示。若图1-6推力角车轮倾角顶点向外,则外倾为正(+);若车轮倾角向内,则外倾为负(-)。外倾既影响方向控制,又影响轮胎磨损。过量外倾会导致轮胎磨损,并使车辆朝最大外倾行驶或侧偏行驶。图1-4车轮外倾角3车轮前束::车轮前束是车轮偏离几何中心线向里偏转,而负前束则是车轮向外偏转,如图1-5所示。设置前束的目的是保证车轮平行滚动。前束也可补偿车辆向前行驶时,车轮支架系统产生的少量偏移。只有车轮设置前束合适时,车辆行底盘F3/

7、F3R轿车维修手册1.1.4车轮定位参数标准本车型的车轮定位参数如表1-1所示。表1-1车轮定位参数前轮外倾—0°17´±45´总前束:-0.5~3mm(左、右单侧-0.25~1.5mm)前轮前束单侧前束角度:-0.02°~0.14°主销内倾12°±45´车轮定位主销后倾2°36´±45´后轮外倾—0.6°±30´后轮前束1.1±3mm车轮最大转角内侧39°12´±3°外侧33°04´±3°1.2.故障诊断1.2.1转矩转向的现象。车辆转矩转向的故障诊断步骤如表1-2转矩转向指的是汽车在驱动时,发动机传给所示。驱动轮的转矩在车辆高

8、速行驶时引起跑偏/滑移表1-2转矩转向的故障诊断操作数是否步骤值是否进行这车辆路试?至步骤2车辆路1试检查驱动轮轮胎至步骤3至步骤2驱动轮轮胎尺寸是否相同,胎面深度是否相等。18调整轮胎压力至规定值至步骤43操作是否完成?检查前悬架至步骤至步骤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