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doc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doc

ID:50241210

大小:116.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07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doc_第1页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doc_第2页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doc_第3页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doc_第4页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章来源:《当代财经》2007年第9期作者:肖红,朱艳玲根据我国入世时的承诺,2005年12月11日以后,外资物流公司可以在华设立独资分公司,中国物流业敞开大门,直面世界物流业的挑战和竞争。我国大量的中小型采用传统技术手段,提供简单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企业将面临入世之后国际物流巨头的威胁。由于条件有限,中小型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病日益严重。面对挑战,如何改变经营方式,改善服务进而走出困境,是众多物流企业在急切寻找的答案。一、中小物流企业所处的市场背景   (一)当今物流巨头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早在20世纪90年代,外资物流企业就加快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

2、一些具有先进物流技术与经验的国际物流机构纷纷在中国投资,建立物流分支机构,开发物流代理业务,注册独资企业或以结盟或以并购股权的形式与国内物流企业合作,成立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抢滩中国物流市场。其中,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英国等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大型物流企业为主。例如,日本最大的物流企业“日本通运”,“日新”,“丸红”等相继在上海设立物流合资企业,“住友”还设立独资的“上海住友仓储”,日本伊藤忠在北京设立“太平洋物流公司”。同时澳大利亚的232公司在上海注册合资了“上海天地快运”公司,并在广州、天津、北京设立分公司,19/19英国的“英之杰”公司在南京合资成

3、立“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DHL与中外运结盟,中远联手TNT打造物流公司等。物流市场全面开放的步伐加快,目前外资竞争最激烈的是国际货邮及快递业。如美国FedEx,目前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已覆盖220多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4-5年内再新增100多个城市;美国UPS已拿到直飞北京、上海的6个航班,并在我国20多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荷兰TNT的服务已覆盖我国200多个城市,网点超过2000个,使中国市场成为欧洲以外的最大市场;德国DHL已覆盖中国318个城市,开设了50家分公司。另外,外资对汽车物流、能源物流、港口物流投入也很大,港口物流与集装箱运输已成为外商直

4、接投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的领域。以普洛斯为代表的新型物流产业也已基本完成中国东部、中部的布局,推动了中国物流园区建设的进程。   跨国物流企业的强势进入,究其原因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进一步深化的具体表现。跨国物流企业迅速进入我国,抢占迅速增长的物流市场成为可能,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也将更趋激烈。对于中国物流来说,国内物流业受到多方面的冲击,这将是一个重新洗牌的痛苦过程,也是中国物流崛起的一大机遇。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1.基本发展现状19/19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生产企业的物流量将有10%

5、-20%的增长,商业企业的物流总量也有12%的增长。2007年社会物流需求规模增长15%以上,物流总费用规模预计增长11%以上,物流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以上。到2010年中国物流市场将达到11972亿元,并将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   2.基础建设效果明显,物流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1)我国物流业形成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硬件条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公路、铁路、内河、航空等交通设施建设规模扩大速度明显。      (2)近年,我国的物流设备设施改进和发展速度也非常快。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被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运输工具,19/19条形码、激光导引

6、车、立体化仓库、自动化装卸的机械设备在我国也得到了普遍采用。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企业的快速反应。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用于软件和服务的投入继续呈高速增长态势,其中:建设投入100万元以下的占13.6%,101万—200万元的占15.3%,201—500万元的占22.9%,501万—1000万元的占13.6%,1001万—2000万元的占11.0%,2001万—5000万元的占14.4%,5000万元以上的占9.3%。另外,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括ERP、MRP、WMS(仓库管理系统)、BCP(条码印

7、制系统)和RP(无线终端识别系统)等已经被众多企业采用。企业通过互联网进行物流管理,降低成本,大大的提高了企业物流效率和节约了成本,为我国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物流发展区域体系基本形成。以新兴经济核心圈为中心形成的物流布局将成为中国物流体系发展的核心部分和辐射中心。他们分别是: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物流圈;以厦门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及即将出现的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南物流圈和以西安、兰州为中心的西部地区物流圈。这些物流圈将成为推动中国物流发展的有力支点,

8、以高效便利的运输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商务为信息化平台,以多功能配送中心为节点和专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