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基本工作原理.ppt

RFID基本工作原理.ppt

ID:50241837

大小:701.0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10

RFID基本工作原理.ppt_第1页
RFID基本工作原理.ppt_第2页
RFID基本工作原理.ppt_第3页
RFID基本工作原理.ppt_第4页
RFID基本工作原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RFID基本工作原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本工作原理1位标签——射频(RF)阅读器发射端,产生交变磁场——射频;LC震荡电路与交变磁场耦合——感应原理;交变磁场频率与震荡电路频率相同时,产生谐振;阅读器感应端,即传感器线圈,感应谐振并产生电压——信号;信号强度受距离与谐振电路品质影响;附加识别信号来凸显信号;交变磁场摆动——扫频。灭活器——强磁场破坏电容。以微芯片为数据载体的标签较高的数据量,需要可靠的数据通信方式;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数字调制方式:ASK——无源标签主要调制方式,IOS/IEC实现最高6.78MbpsFSK——有源标签的主要调制方式PSK——近期受到重视,但还未应用在实

2、践中,10Mbps以上电感耦合2ASK、2FSK二进制数字幅度调制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电磁反向散射耦合工作在超高频段,850-915MHz、2.4GHz、5.8GHz。波长短使得天线尺寸更短,数据速率更高。雷达技术原理:电磁波能够被外形尺寸大于其波长一半以上的物体反射。反射效率受反射横截面影响。物体产生谐振,反射横截面变大。紧耦合0.1cm-1cm的通信距离;标签插入阅读器;受限太多,已经很少被应用。电耦合阅读器产生高频电场;天线是大面积导电金属膜;与大地形成高频电场,通过谐振电路将电压增加到数百、数千伏;谐振电路由电感、电容、天线与大地形成的电容组成;

3、标签天线由两个导电金属膜构成,今儿产生电压差;负载调制与RC振荡器。时序过程阅读器与标签,数据传输(能量传输)交替进行;电感耦合时序系统,阅读器向标签传输数据与能量,停止后标签向阅读器传输数据;谐振频率与阅读器频率严格一致——高效能量传输;为电容充电,电容容量:近场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NFC)飞利浦半导体(恩智浦)主导,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发;由RFID演变而来,与RFID有很多相似性;13.56MHz高频交变磁场进行通信,通信不超过20cm;主设备与从设备、有源与无源;NFC应用标签、阅读器功能集成——阅读器模拟标签集成

4、NFC功能的手机可以代替绝大多数的RFID卡读取银行卡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