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今人学欧楷之误.doc

浅谈今人学欧楷之误.doc

ID:50248619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5

浅谈今人学欧楷之误.doc_第1页
浅谈今人学欧楷之误.doc_第2页
浅谈今人学欧楷之误.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今人学欧楷之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今人学欧楷之误书法理论你是第2个围观者暂无评论作者:欧阳标签:书法理论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所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口,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觅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一-以上文字摘自网络。今人学欧阳询楷书,从战略上讲过于冒进、急于求成。从战术上讲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错误:一是运笔不正,如三点水的第一点,很多人都是斜

2、锋入笔,写出的点不够圆润,写不出“点水”的味道。乂如长撇的结尾,很多人都是“拖”出来的,到后面拉着一条细线,有点像苍蝇的幼虫。又如横折钩之折,因运笔不正,有些人写出“塌肩”之相。二是过于求稳。楷书从隶书脱胎而来,其最大的进步就是“站起来了”。为了追求欧体严谨工整的艺术特点,有的人把欧楷又给弄得“坐下去了”,写出来的字就像坐在地上,一堆肥肉,四平八稳,没有学到欧楷峻哨的特点。第三是缺乏生气。欧楷于险中求稳,但能保持气韵生动。有的人为了求稳,求好看,把一笔一划写得太慢太准,导致字的整体失去生机。第四是神气不凝。有的人学欧楷学了好…阵子,但用“扫、描”的方法运笔过多,不敢、也不能用

3、逆锋起笔,写字时神气不凝,不能写好长竖。如“刑”字的利刀旁,欧阳询的竖钩是直的,能受千钧之力。但今人学出来的是弯的,不能受力,这是现在学欧楷最容易有的通病。五是没有力度。有的人只看到欧楷结构紧凑、疏密得当的优点偏重于用笔划的粗细变化来拼凑字体,忽略了楷书应有的筋骨与力度,整个字没有找到字体的重心与受力点,看起来像是用一堆散木搭建而成,笔划和空白摆放得很均匀,但整个字疲软无力。六是把书法写成了美术字。欧楷因其整齐严谨,便于学习。有的人为了走近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成绩,用画美术字的方法临习欧楷,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写山的字千篇一律,好看的永远是那几个字,一些难写的字只能用异体字

4、代替。时间一长,歧路难返,不仅耽误自己,还带坏书坛风气。总的说来,欧楷看似易学,实则难精。欧阳询的《九成宫》是其晚年比较成熟的作品,字字珠巩,炉火纯青,收放自如不留痕迹,已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这一特点,在“分焉如响,赫赫明显”等字中表现的很明显。初学《九成宫》者,容易犯“小心翼翼,大气不山”的毛病,越要学其紧凑峻峭,越学越放不开,越学越拘谨。学欧楷者如不能好好理解《九成宫》其屮这方而的精妙之处,恐怕多半会走入歧途。在下孤陋,以上言论难免有浅薄错误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