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pdf

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pdf

ID:50254805

大小:262.8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14

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pdf_第1页
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pdf_第2页
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pdf_第3页
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pdf_第4页
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5年6月宇航计测技术Jun.,2005第25卷第3期JournalofAstronauticMetrologyandMeasurementVol.25,No.3===============================================================文章编号:1000-720(22005)03-0026-06中图分类号:O44文献标识码:A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沈涛姚利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三所)摘要介绍了混响室发展的历史及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案,阐述了其在电磁兼容测试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优缺点

2、。通过查阅、分析和研究大量国外资料,给出了混响室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关键词混响室电磁兼容设计TechnologyResearchofDesigningReverberationChambersSHENTaoYAOLi-jun(BeijingInstitueofRadioMetrology&Measurement,Beijing100854)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historyandtheoryanddesignprojectofreverberationchambers,ex-poundtheappli

3、cationsinEMCtest.Benefitsandshortagesarealsodiscussed.Afterinvestigatingandanalyz-ingmassiveforeigninformation,somebasicprinciplesaboutreverberationchambersdesignaregiven.KeywordsReverberationchamberEMCDesign1引言强的辐射敏感度测试问题。1968年Mendez确定了在屏蔽室多模(over-moded)情况下提高发射测试重混响室(reve

4、rberationchamber),又称模搅拌室复性的可能性,Jarva于1970年也确定了屏蔽室过模(mode-stirredchamber),指在一个高电导、大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屏蔽测试重复性的可能性,实验的结果屏蔽室里,用一个或者几个搅拌器产生一个统计意令人满意。1971年美军标MIL-STD1377提出了采义上的各向同性的均匀场。它可以用来进行电子设用混响室进行电缆和屏蔽室屏蔽效能测试的标准方备的电磁特性测试,包括电磁兼容辐射发射测试和法。1975年Cummings给出了在混响室进行敏感度辐射敏感度测试,以及屏蔽效能测试。测试的数据结

5、果。随后的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混响室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距今已经有30混响室的各种理论模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90多年。推动混响室研究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年代混响室技术已被确立为电磁兼容测试的重要技提高屏蔽室测试的重复性和准确度,以及解决大场术之一。现在已经有几部电磁兼容标准采用了混响收稿日期:2004-02-04作者简介:沈涛(1954-),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电磁兼容专业。第3期混响室设计技术研究·27·============================================================

6、===室技术,MIL-STD461E和RTCA-DO160D采用混寸或边界条件连续改变,比如在屏蔽室内安装不断响室进行辐射敏感度测试;新标准IEC61000-4-旋转的搅拌器和移动改变搅拌器的位置,那么在不2(1草案)采用混响室进行辐射发射测试、辐射敏感同的频率下屏蔽室内就能够得到按时间平均统计意度测试和屏蔽效能测试;根据2000年11月9日标义上是相同的电磁场。因此,对于一个给定尺寸的混准咨询协调委员会的报告,CISPRA委员会正在协响室,在某一频率f下的场的均匀性就由混响室内同IECTC77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所能激励的模数N(f)来决定

7、,N(f)越大,场就越均混响室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匀。⊕场地为(有搅拌器的)屏蔽室,相比开阔场和暗N(f)的大小取决于混响室的尺寸,可见下面室,代价小;Wehl公式⊕频带宽;8πf3⊕由于工作在高Q环境,容易产生高场强,一般N(f)≈abc()(2)3c地,100W的输入可以产生kV/m级别的场强;⊕场均匀性一般为±3dB,工作区域大,对被测件式中:f———频率;c———腔体内波的传输速度(自由尺寸和测试位置限制小;空间为3·108m/s)。⊕测试时间短,被测件不需要转动,天线不需要换一般来说,3倍于混响室的最低谐振频率极化方向;f01(1

8、当a为混响室的最短边)时,混响室内就可能有⊕发射测试可以测量被测件辐射的全部功率;60多种传输模式,满足场均匀性的要求。这就成为⊕敏感度测试可以对被测件进行所有方向和极化屏蔽室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