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试题.doc

光纤通信试题.doc

ID:50262583

大小:6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7

光纤通信试题.doc_第1页
光纤通信试题.doc_第2页
光纤通信试题.doc_第3页
光纤通信试题.doc_第4页
光纤通信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光纤通信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填空题(20分)----1、目前光纤通信所用光波的光波波长范围为:0.8~1.8μm ,属于电磁波谱中的近红外区。----2、光纤的典型结构是多层同轴圆柱体,它由纤芯、包层和涂覆层三部分组成。----3、光纤通信中常用的三个低损耗窗口的中心波长:0.85μm,1.31μm,1.55μm;最低损耗窗口的中心波长是在: 1.55μm。----4、光纤的色散分为 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模式色散。----5、光与物质的粒子体系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三个过程是: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辐射;产生激光的最主要过程是:受激辐射。----6、光源的作用

2、是将电信号电流变换为光信号功率;光检测器的作用是将光信号功转换为电信号电流。二、单项选择题(15分)1光纤通信指的是:[ B ] A以电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B以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C以光波作载波、以电缆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D以激光作载波、以导线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 7/72光纤单模传输条件,归一化频率V应满足:[ B ]----A- V>2.405------ B- V<2.405------C- V>3.832----- D- V<3.8323使用连接器进行光纤连接时,如果接续点不连续,

3、将会造成:[ C ] A光功率无法传输;B光功率的菲涅耳反射;C光功率的散射损耗;D光功率的一部分散射损耗,或以反射波形式返回发送端。 4在激光器中,光的放大是通过:[ D ] A光学谐振腔来实现;B泵浦光源来实现;C外加直流来实现;D粒子数反转分布的激活物质来实现。 5掺铒光纤的激光特性:[ A ] A主要由掺铒元素决定;B主要由起主介质作用的石英光纤决定;C主要由泵浦光源决定;D主要由入射光的工作波长决定。三、(15分)如图所示,用射线理论分析子午光线在阶跃光纤中的传输原理。7/7---简答:---射线光学的基本关系式是反射和

4、折射的菲涅耳定律:反射定律 折射定律 反射临界角: ,相应的光纤端面的入射角为入射临界角。在图中如光线1所示。当子午光线以大于入射临界角从空气入射纤芯端面的入射角时,该光线将进入包层,并从光纤透射出来被损耗掉,如光线2所示。当子午光线以小于入射角从空气入射纤芯端面的入射角时,如光线3所示,7/7进入纤芯的光线将会不断在芯包界面间产生全反射,从而使光波向前传播。这就是光纤的传光原理。四、(15分)简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光纤色散?光纤色散主要有几种类型?其对光纤通信系统有何影响?简答:----由于光纤中所传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

5、,或信号能量的各种模式成分,在传输过程中,因群速度不同互相散开,引起传输信号波形失真,脉冲展宽的物理现象称为色散。光纤色散的存在使传输的信号脉冲畸变,从而限制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和传输带宽。从机理上说,光纤色散分为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和模式色散。前两种色散由于信号不是单一频率所引起,后一种色散由于信号不是单一模式所引起。7/7七、(15分)光纤通信系统构成的框图如图所示,分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简答:-----(1)光发信机:----光发信机是实现电/光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其功能是将来自于电端机的电信号对光源发出的

6、光波进行调制,成为已调光波,然后再将已调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去传输。---(2)光收信机:----光收信机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端机。它由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组成。其功能是将7/7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经光检测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汲去。---(3)光纤或光缆:----光纤或光缆构成光的传输通路。其功能是将发信端发出的已调光信号,经过光纤或光缆的远距离传输后,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检测器上去,完成传送信息任务。---(4)中继器:----中继器由光检测器、光源和判决再生电路

7、组成。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补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受到的衰减;另一个是对波形失真的脉冲近行政性。-- (5)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由于光纤或光缆的长度受光纤拉制工艺和光缆施工条件的限制,且光纤的拉制长度也是有限度的(如1Km)。因此一条光纤线路可能存在多根光纤相连接的问题。于是,光纤间的连接、光纤与光端机的连接及耦合,7/7对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7/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