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doc

【精品】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doc

ID:50262648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5

【精品】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1页
【精品】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2页
【精品】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3页
【精品】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4页
【精品】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青阳县丁桥镇金鑫2011年6月根据县委党校2011年干部任职培训班教学计划安排,通过前段时间赴苏州考察学习所获得经验,本人认真撰写了此调研报告,内容主要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重要地位,自古就有“郡县治,天下安”。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转变发展方式、寻求科学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那么,从县域这一层面来看,什么样的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什么是有悖科学的发展,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2、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实际,我认为,迄今县域发展过程中背离科学道路的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八个方面。表现一:“工业至上论”在产业选择上,不顾自身条件,违背所在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普遍把发展工业作为“立县”、“兴县”、“强县”的战略。与城市经济特点不同,我国县一级经济与“三农”密切联系,主要承担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生态涵养功能。如果我国2000多个县都来集中搞工业建设,那么谁来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目前,县域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若不发展工业,如何保证农民的增收和地方财政收入?对于农民增收,国家

3、已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但持续增收仍难有保证。由于免除农业税,工业薄弱的县级财政普遍困难,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难以弥补公共支出需求的巨大缺口。解决这一难题的总体思路应当是,在保持县域承担的主体功能的条件下,不断增大上级财政对县域的转移支付规模(“省县直管”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同时,鼓励县域因地制宜,适当发展本地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加工业及城市配套服务型产业。表现二:“重大轻小、重外轻内”从发展主体上,重视大企业、大项目以及引进外来投资商,而对中小企业、有特色的项目以及县域内本土成长的企业,缺乏应有的关注

4、和政策扶持。一般来讲,由于县域产业配套环境和能力的限制,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必然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积极发展有专业化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较快提升县域产业竞争力,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有赖于大力吸引外来投资,但必须注意处理好培育本地企业和引进外来投资的关系。本土企业的成长较慢,却容易形成地方网络,产业的根植性较强;引进企业可以带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外来企业比重过大,也会带来“蜂群”式迁出的风险。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外向型经济出现的问题,应当认真总结汲取经验教训。表现三:滥占耕地,

5、滥设开发区在工业用地上,大量占用良田耕地,对招商项目用地控制不严,不注意集约使用,很多县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百强县”,已过早出现土地资源的短缺,在耕地“占补平衡”中“占优补劣”,良田比例不断萎缩。同时,县域范围内设立多个各类开发区(甚至各镇都有),经过清理后仍有不少违规建设的开发区(或产业园区,也有的叫“工业集中区”),而且规划面积少则几十平方公里,多则上百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现象严重。土地集约使用,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这是县域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这可以通过人均耕地指标的变化、单位用地投资

6、强度、单位土地产出率等指标进行控制和检验。不仅要严格限制占用耕地,还要通过清理或整合,减少开发区数量,同时,鼓励产业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空间。表现四:全民招商,竞相让利。在招商引资上,动员全民招商,从政府到企业,从主管招商部门到其他党政部门,分解招商指标,提出奖惩要求;为争取投资商落户,在地价、税收、水电气供应等方面,与其他地区竞相开展“让利”优惠。这种在招商引资中竞相出让利益或好处给投资商,以争取外资的“让利竞争”的行为,不仅会损害国家和地区利益,而且与企业的削价竞争相似,它

7、是一种初级的、低层次的竞争模式。新的历史时期,不能再继续延续这种“让利竞争”模式,应当向“服务竞争”模式转型,即通过县域综合服务水平的竞争来吸引投资者。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的县应成为率先转型的典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升引资质量,更多地在服务水平上、在创设良好的投资环境上下功夫。由“让利竞争”向改善综合环境的“服务竞争”转变,是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层次、走向成熟的趋势和要求,也是县域科学发展的根本体现。表现五:不重视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县域发展中的不科学表现,还在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资源和投

8、资驱动,而非创新驱动。也就是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来取得经济高增长,依靠低廉劳力、低价格和多数量的加工贸易获取出口外汇收益,不重视科技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甚至纵容制假、贩假。从根本上看,我国经济和工业化的驱动要由资源、资本驱动,转向包括观念、技术、制度在内的创新驱动,尤其要增大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六:不重视“两型社会”建设县域经济发展背后所忽略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问题,既是我国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形成的,也是现行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所造成的,还有工业化推进阶段认识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