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doc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doc

ID:50274563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5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doc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doc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doc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doc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个性品质的培养小张小学原培秀心理学家D•W•布雷研究认为,决定杰出成就的主观因素,一是能力,二是个性品质。如果缺乏某些必要的个性品质,即使是能力水平很高,也不能导致高度的成就。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要期望小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取得成功,期望些许学生将来成为数学人才,就必须在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相应的个性品质。那么,要着重培养哪些个性品质呢?我认为,要着重培养数学兴趣、数学美感、创新精神。一、数学兴趣的培养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有能力,却少有兴趣,因此数学成绩并不突出。但如果教师能启发他对数学的兴趣,使他喜欢学习数

2、学,那么这个学生就会迅速取得很好成绩。可见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能否取得成功。心理学的研究证实,能力总是和兴趣息息相关,一个人对某方面有了兴趣,就能专心致志,从而有效地运用和发展他的某方面的能力。数学兴趣重在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呢?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认为,应在教学中念好“疑、趣、境、实”四字真诀。1、设疑激趣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射,积极探究即成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针对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巧妙设疑,促使学生积极探究,从而培养兴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归一应用题”进行综合训练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味

3、精厂4天生产味精750千克,照这样计算,8天生产味精多少千克?全班学生很快地列出正确算式750-4x8.计算时,学生纷纷质疑:“老师这道题出错了,不能计算。”学生不能计算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尚未学习小数除法。这时候,老师说:“这道题是能计算出结果的,大家找找别的思路呀!”同学们将信将疑,但很快地投入到积极的思考中。终于有学生利用倍比法解决了问题:750x(81)=1500(千克)。还有学生想出了把750千克化成750000克进行计算的巧妙解法。这个老师设疑巧妙,使学生初感“疑无路”,思考片刻便“柳暗花明”。用耐人寻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

4、享受到数学思维的快乐,岂能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以趣育趣数学知识本身蕴含着一定的吸引力,这就是教材本身的趣味因素。在教学中善于挖掘这些因素,学生就会被有趣的数学知识所吸引,继而发生兴趣迁移,迁移到数学学科的兴趣上。例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鼓励学生任选一个数,考考老师:它能被2(3、5)整除吗?学生无论举出什么样的数,都没有难倒老师,学生觉得老师太神奇了。这时老师说,不是老师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老师掌握了有关的数学规律。此语既出,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些“规律”的神奇力量,学习欲望十分强烈。3、以境激趣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在活动

5、中学习,可谓活泼有趣。在教学一些概念、法则时,可能通过演示、实验、动手操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直接感知和体验,轻松而深刻地理解、掌握概念。例如,通过表演的方式,小学生能顺利地掌握“相遇、相距、相向、同时”的概念。二、数学美感的培养庞卡莱说,所有的数学家时时体验着数学美感。的确,独特的数学美感对数学创造来说具有重丸价值。就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数学美感,能维持他们对数学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数学才能。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美感呢?心理学认为,美感来源于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美的反映。所以,培养数学美感的源泉是数学的美。数学美是非常丰富的,小学数学美主要有:简洁美

6、、相似美、统一美和奇异美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美感的重要策略就是,在教学中充分揭示这些数学美,使小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美。1、在教学中充分提示数学的简洁美小学数学中许多定义、公式都体现着简洁的特征,主要是语言的简洁,这在教学中应予以提示。例如,在教学“平等四边形的定义”时,先让学生充分观察后自由下定义,然后通过比较提示:“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表述是多么无可挑剔的简单。这种数学语言的简洁美给人以明快、精炼之美感。数学的简洁美还体现在数学技巧上,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追求简洁的品质,在多种解法中选择“美的解法”。2、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

7、学的相似美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相似现象构成了数学的相似美,如相似的数式、相似的图形、相似的解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具体事例,展现相似美,并且启发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大胆猜想,以引发学生的美感体验。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算式的相似美,着手计算两三道题后,很快又发现结果的相似性,即是一个相同数字组成的九位数,随后同学们依靠类比直接写出答案,并从中发现了隐含的规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不正是强烈的美感体验吗?3、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学的统一美小学数学中的大量知识蕴涵着数学的统一美,特别是几何形体计算公式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具有统一美的严密系统

8、。例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统一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