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doc

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doc

ID:50278885

大小:99.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5

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穴位敷贴治疗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观察上海市屮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神经内科汪涛屮风是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依据脑髄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临床表现为不同证候。本病多见于老年人。我科应用穴位敷贴治疗贴辅助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屮风后患者63例,其中半身不遂39例,上肢不遂18例,下肢不遂6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5岁。穴位敷帖治疗贴山云南思茅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3疗效标准Barthal指数评分见

2、下表1.2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中药(对照组)30例,其中半身不遂18例,上肢不遂9例,下肢不遂3例:穴位敷贴+西药中药(治疗组)33例,其屮半身不遂21例,上肢不遂9例,下肢不遂3例。两组病人均为中风后偏瘫恢复期,两药治疗以降脂抗凝、营养神经、控制危险因索、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中药以活血化瘀为主:穴位敷贴治疗选取的穴位为上肢不遂:肩儁、曲池、外关、合谷等;下肢不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环跳等。使用时,均为清洁皮肤,贴于相应穴位,24小时后揭除,停I至2小时后再贴上新的穴位敷贴。毎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日常活动项日独立部分独立或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进餐1050洗澡5

3、0修饰(洗脸、刷牙、刮脸、梳头)50穿衣(包括系鞋带)1050可控制大便105(偶尔失控)*0(失控)可控制小便105(偶尔失控)**0(失控)用厕(包括拭净、整理衣裤、冲水)1050床椅平移151050平地行走45米151050上下楼梯1050*毎周少于1次,**毎24h少于1次。总积分山0〜100分;按其依赖程度分:100分独立:75〜95分轻度依赖;50〜70分屮度依赖;25〜45分重度依赖;0-20分完全依赖2结果2.1治疗前,参照Barthal指数(BI)评分组别100分75〜95分50-70分25〜45分0-20分对照组(30例)0001020治疗组(33例)0001

4、221治疗前•対照组和治疗组Barlhal指数评分无差异O2.2治疗后,参照Barlhal指数(BI)评分组别100分75〜95分50〜70分25〜45分0〜20分对照组(30例)031593治疗组(33例)081942口主行动能力増强,生活质杲显著提高。治疗2〜3个疗程后,治疗组BdMKil指数评分分数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组的轻、中度依赖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3典型病例查XX,男,69岁,退休。入院时间:2006年1月25口。患者晨起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头晕头胀,右侧肢体无力,活动不便。就诊时查头颅CT:左基底节多发性腔梗。遂以“头晕伴右侧肢体无力1小时”收治入院。入院后西药予以溶

5、栓、降纤、抗凝及支持治疗。3天后,症情稳定,查体: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肌力II—m级。改用西药降脂抗凝、控制危险因索、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加用屮药以活血化瘀为主,穴位敷贴(云南思茅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上肢选穴:肩儁、曲池、外关、合谷,下肢选穴阳陵泉、足三里、梁丘、环跳。使用时清洁皮肤,贴于相应穴位,24小时后揭除,停1至2小时后再贴上新的穴位敷帖。每日一次。连续使用3个疗程。出院时査体: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明显好转,肌力IV—V级,基本生活能够自理。Barthal指数评分80分。嘱其继续使用穴位敷贴治疗,坚持功能锻炼,西药对症支持治疗,门诊随访2个月,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持

6、续改善,肌力逐渐恢复正常。4讨论中风属危急乘病,临床极为常见。其病因以积损正衰为主,病位在脑,常涉及心、肝、肾、脾,其病机多由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外之外。论其病性,多为木虚标实,在木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屮风的治疗,宜采用综合疗法;而且山于中风病残率高,因此要注意康复训练。加用穴位敷贴治疗贴,可以持续不间断的作用于相应穴位,达到祛风痰、通经脉、调气血、平阴阳。使用时无疼痛,方便安全,对中风后半身不遂能够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可提髙临床治疗效呆,缩短恢复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穴位敷贴治疗贴(云南思茅金利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7、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研制闻成。它通过生物波效应和经络穴位效应发挥作用。穴位敷贴贴敷于人体穴位后,可发射出生物波,该波作用于人体时,通过“吸收”、“透射”、“反射”、“渗透”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从ifu激发肌体细胞活性,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加速人体所需要的生物悔的合成,增强免疫力。当这种“生物共振”效应持续作用于人体穴位时,通过经络传导,可以对相应的疾病发挥作用。参考文献:[1]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中风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