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oc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oc

ID:50281316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7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oc_第1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oc_第2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oc_第3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oc_第4页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摘要:目前,谍堂教学普遍存在着“拼体力、拼时间”的现象,课上一些老师“填鸭”式的“满堂灌”,课下学生被“练习”“作业”所围困,师生疲惫不堪,而成绩的提高却不明显。只有教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二者互相促进,才会“师逸而功倍”。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口学能力的培养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78-

2、01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师生互动,促使学生自己研究探索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深入,“以课堂为屮心,以教为基础,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立足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师生的课题研究中,构建教育的互动系统,完善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促进体系,形成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生态。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屮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3、,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中学语文教学进行自学的诱导有其优势,语文教材不同于理科内容,学生一般是可以初步看懂的,教师只要善于点拨和启发,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深刻理解掌握。因此,没有必要每篇课文都以讲授为主,许多课文可以采用“自学”、“共学”和“练习”的方法。所谓“自学”,指学生预习谍文。通过预习,理清脉络、理解内容、体会特点、发现疑难、提岀问题。所谓“共学”,就是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展开共同的学习研究活动。教师在关键之处点拨,学生'‘画龙”,教师“

4、点睛”。然示,在“自学”和“共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去“练”,使他们把已学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就要不断采用多种激发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口、用脑去学习!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他的根深蒂固的习惯。”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把学生长期囿于课堂上,也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屮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要扩大学生的学习空间。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因此,学习语文应和了解社会相结合。一方面让学生把学得的语文知识应用于社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从社会生活中汲取语言营养。特别是作文教学

5、,更不能一味关在课堂上进行,应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学生经常感到没有东西可学,只好绞尽脑汁生编硬造,其主耍原因不完全是他们写作能力太差,而是缺乏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感受。北宋时期的胡煖在《安定言行录》中说:“学者只守一乡,则滞于一曲,隘吝卑陋。必游四方,尽见人情物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以广其闻见,则为有益于学者矣。”因此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应多组织学生到自然界、工厂、农村,去观察和分析外界事物,学生了解了社会,熟悉了生活,作文就会内容充实,生动活泼。二、把封闭的课堂,变为开放的园地自主

6、能力的培养注重开放性,它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时间上的自由性,学生对学习活动有自由的选择性,学习材料丰富、课堂内容综合性,更多的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性。在教法上要避免千篇一律,课型呆板、单一,要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用心钻研教材,力争每一节课都与以往不同。耍注意提高精讲效果,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探究并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语文教师要学会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相结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把语文教学与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联系在一起,体现大语文

7、教学思想,让学生能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熏陶情操,提高全新思维能力,顺应时代的发展。中学语文课本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三、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古人云:“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即学生有疑,有疑则思,有思则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牛敢于质疑问难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所谓质疑,就是让学生带着批判性的眼光來看待问

8、题,训练学生把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结合起来思考问题。“小疑则小得,大疑则大得,不疑则不得。”瓦特有疑于水蒸汽顶动壶盖而发明蒸汽机,牛顿有疑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万有引力则是很好的例证。引导学生做否定性假设,即假如不是文中所说情况又将如何。对理解对象做否定性假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开发。因为你否定这种情况就必须提出新的主张,并提供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