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桥脑小脑萎缩.ppt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ppt

ID:50283099

大小:1.23 M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11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ppt_第1页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ppt_第2页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ppt_第3页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ppt_第4页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放射科评片男性,66岁,渐起行动缓慢,走路不稳,言语含糊一年,疑帕金森综合症。女性,65岁,渐起四肢麻木无力,走路不稳4年。前者临床诊断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后者临床诊断为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olivopontocerebellaratrophy)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多部位进行性萎缩的变性疾病,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于1900年Dejerine和Thomas首先报道并命名。OPCA可分为遗传型(Menzel型,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隐性遗传)与散发型(DejrineThomas型)两类。基本病理

2、特征是小脑、脑桥和下橄榄核的神经元变性,引发小脑白质纤维脱髓鞘和纤维胶质增生。有关非遗传性OPCA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发病机制亦不明了,推测可能与病毒感染、自由基损伤、生化异常、免疫因素等相关。晚期患者常因长期卧床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好发于成年,平均发病年龄30岁左右,有明显的早发现象。男性多于女性。隐匿性起病、进行性加重。缓慢的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有时可伴有椎体系和椎体外系症状以及痴呆等。有文献认为眼球快速扫视运动障碍是OPCA的特征性表现。影像检查排除其他脑器质性病变。OPCA常规头颅MRI主要征象有:①脑干萎缩、形态变细,尤以脑桥腹侧变平、前后径

3、缩小更明显,此征象在MRI矢状位显示最佳;②小脑萎缩,半球小叶沟、裂增宽加深,呈“枯树枝状”,此征象在MRI轴位或矢状位显示较好;③脑干周围脑池及四脑室扩大,其中以桥前池增宽最为明显;④脑实质一般无异常信号,部分患者出现大脑轻度萎缩。晚期T2WI上可出现脑桥的十字形高信号影即“十字征”,被认为对OPCA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其病理基础可能是脑桥核及桥横纤维(由脑桥核发出的通过小脑中脚到达小脑的纤维)变性,胶质反应性增生致含水量增加或铁质沉积,而由小脑齿状核发出的构成小脑上脚的纤维束则未受损害所致。国内有学者在T2WI上发现脑桥有纵行线样高信号影,将其称之为“纵线征”

4、。Horimoto等认为“纵线征”是“十字征”的早期表现,即先出现“纵线征”后出现“十字征”。各种影像改变多出现在OPCA病程的中晚阶段,早期缺乏特征性改变。桥脑前后径与桥前池前后径比值(B/E)、延髓前后径与延髓前池前后径比值(C/F)。B/E正常值为3.32~5.28,C/F正常值为0.72~2.68,若B/E值小于3,C/F值小于1,则应高度怀疑OPCA。当桥脑前后径小于18mm,延髓前后径小于10mm或桥前池大于12mm,延髓前池大于11mm,四脑室高度大于11.5mm时,即可诊断为OPCA,尤其是延髓前池前后径在OPCA时变化较明显。鉴别诊断临床表现容易

5、与帕金森综合症混淆,有文献报道误诊率高达约55%。研究进展最近有研究证实,在DWI上OPCA患者脑桥和小脑中脚局部表观弥散系数rADC)增加、各向异性分数(FA)值降低,说明存在髓鞘受累。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发现,在OPCA患者脑桥的NAA/Cr峰比值明显降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