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doc

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doc

ID:50286191

大小:1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7

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doc_第1页
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doc_第2页
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污水处理好氧细菌培养规程(有接种污泥)一、培养前的准备工作1、各构筑物建成,并经清池清除建筑垃圾,静压试验证明无渗漏,无下沉位移,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2、电器、机械、管路等全部设备建成并经单机试车、联动试车正常。最后按有关规程验收合格。3、根据日后运行管理需要,有条件的污水处理厂(站)需进行最基本的常规化验测试,如pH、水温、COD、DO、生物相等,用以指导活性污泥的培养过程和日常运行。4、基础数据的调查摸底,包括污水流量昼夜变化情况,水质(pH、水温、COD、BOD5/CODCr、含氮、含磷、有毒物质等)及其变化情况,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技术参数。5、根据处理水质状况备足必需的营养物(碳源

2、:大粪及淀粉、氮源:尿素、磷源:普钙Ca(H2PO4)2),以备缺什么补什么。6、操作人员应熟悉整个系统的管道布置和公用工程方面的情况,了解污泥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控制要求。7、人员到位,自培养和驯化后一般应使系统连续运行,不能脱人。8、编制必要的化验和运转的原始记录报表以及初步的建章立制。从培菌伊始,逐步建立较规范的组织和管理模式,确保启动与正式运行的有序进行。二、污泥驯化(调试)阶段1、初期(3d)①首先将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处理的污水,然后将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一般第1次投加适量污泥,同时投加大粪等培养料,加水搅拌后按比例均匀投加到生化池内。投加培养料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控制

3、在300mg/L为准。然后按比例补加普钙Ca(H2PO4)2(由于投加大粪无需补加氮源)。②闷曝:投料后进行闷曝。水气体积控制在1:(5~10)。第1天曝气采取6h充氧,4h停机的方式进行。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③再次投料:经过1d闷曝后,第2天COD的质量浓度降至100mg/L左右。需再次投料,第2次可投入略少于第1次投加量的污泥至化料池。同时投加以大粪为主的培养料,投加培养料仍以控制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为标准。根据需要补磷后闷曝。④闷曝:第二、三天的闷曝可减少停机时间,生化曝气可控制为开6停2。2、中期(4~7d)一般经过2~3d的闷曝后,通过显微镜镜检,可能会

4、看到少量的原生动物。原则上,此时每天定时补加碳源逐步以地脚面粉为主。同时投加普钙和尿素,以补充磷源和氮源。补充碳源的标准仍以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mg/L左右为准。此阶段为排除生化代谢物,生化池需适量换水,同时继续进行闷曝。此阶段为加速污泥菌胶团的形成,在生化池中可适量投加粉状PAM。3、后期(7~10d)一般经过7~10d闷曝,生化污泥表现显淡黄色,污泥30min沉降比达到10%左右。通过镜检可发现有较多活跃的原生动物钟虫、纤毛虫,以及后生动物轮虫、线虫等,此时生化污水处理即可进入驯化及增负荷调试阶段。增负荷调试一般以每2d增加五分之一的污水负荷进行。1周后基本可以全负荷运行。为平

5、稳过度,增负荷全几天视具体情况可适量补充些地脚面粉作为碳源。4、调试条件控制生化调试期间,曝气强度原则上应结合水中溶解氧类控制气水比,一般好氧区溶解氧的质量浓度控制在1~3mg/L,兼氧区控制在0~0.5mg/L。其它监控指标主要有COD,生物相、pH值、污泥沉降比。取样分析频率为调试初期一般4h取1次样,中期6h取1次,后期8h取1次样。调试注意事项:生化设施的调试,有以下几点须特别注意。①设置化料池及配备物料输送系统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是必要的。②投加的污泥需尽可能化开,避免垃圾进入生化池,降低污泥使用效率。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③在投加大粪时需做好垃圾的清理工作,避免垃圾进入输送

6、泵,否则极易引起输送泵的堵塞。④需随时掌握生化池内的COD及溶解氧变化情况,及时补充碳源和调整供气量。⑤调试期间生化池pH值最好控制在7~8.5之间,发生异常及时寻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