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

ID:50289977

大小:2.51 MB

页数:128页

时间:2020-03-07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S13小迳凹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24-94]。(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6)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含街口支线)第13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7)现场实地勘察及调查咨询资料。1.2编制原则(1)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组织精干、高效的

2、项目管理机构,选派具有多年高速公路隧道工程专业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管理集体。就近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参加本合同段施工。(2)施工组织:统筹安排施工,做到均衡生产,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3)机械设备配套: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组成配套合理、高效的机械化作业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4)采取“四新”技术:结合工程特点,积极推广使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确保施工质量。(5)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造价、工期、质量目标

3、效果。(6)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合理布置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施工生产按标准化作业,配合业主与地方搞好关系,做到文明施工。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持线路周围原有植被,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杜绝环境污染,防止水土流失。第二章工程概况1.隧道概况小迳凹隧道进出口分别位于广州市增城市派潭镇和从化市江浦镇境内,隧道洞身处于大金岭西南、小迳村以西,横穿小迳凹山体。隧道最大埋深约160m,设计为上下行分离式公路隧道。左线隧道起讫桩号为:ZK6+880~ZK7+785,全长905m;隧道平面线型进口为直线,出口为圆曲线,曲线半径R=1800m;纵面线型为+

4、1.3%和-2.5%的人字坡。右线隧道起讫桩号为:YK6+875~YK7+785,全长910m;隧道平面线型进口为直线,出口为圆曲线,曲线半径R=2000m;纵面线型为+1.3%和-2.5%的人字坡。隧道左右线进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左线进口明洞及洞门段为20m,出口明洞及洞门段为17m,右线进出口明洞及洞门段均为13m。主洞建筑限界净空断面面积(不含仰拱)为68.53m2。隧道围岩主要有Ⅱ、Ⅲ、Ⅳ、Ⅴ级,见“隧道围岩情况统计表”。隧道围岩情况统计表围岩级别ⅡⅢⅣⅤ明洞及洞门合计左线长度m3661409326937905百分比%40.415.510.329.74.1100右线长度m39015

5、38925226910百分比%42.816.89.827.72.91002.自然特征2.1地形地貌及地质特征小迳凹隧道地处低山地区,隧道北侧大金岭山顶标高340.1m,隧址内小迳凹最高标高为257.7m,隧道洞身地面标高最大255.6m,隧道洞口标高92.08m,相对高差最大165.62m。山体走向基本与线路垂直,山坡植被主要为灌木、乔木和果树,洼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居民稀少。工程场地属于华南准地台南岭构造体系佛冈——丰良纬向构造亚带清远——安流纬向断裂带南缘、增城隆起北缘,从化复式向斜为介于其间的次一级纬向构造,新华夏构造体系复合交接地带。路线区位于从化复式向斜的南翼。广州——从化断裂带

6、的东侧,构造以纬向构造体系东西向压性断裂为主,其次为新华夏构造体系北东向压扭矩性断裂。该隧道施工区内未见较大断裂发育。区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第四系坡积层、残积层、寒武系全风化粉砂质泥岩和强风化云母片岩。2.2气候特征本区地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气温受偏南季候风影响,夏长冬短,炎热多雨。多年平均气温21.6℃,平均最低气温12.1℃,平均最高气温28.5℃。年平均降水量约1680.5mm,日最大降水量284.9mm,时最大降水量101.1mm。4~6月多季风,占全年降雨量的46.7%,5~9月份多台风暴雨。年内降雨量分布不均匀,春旱、夏涝、高温、冷害、暴雨、台风、雷电等恶劣天气交替

7、出现;主导风为夏季偏南凤,冬季偏北风,其余月份为东南、东北风。施工过程中可能遭到台风暴雨的影响和破坏。2.3隧道主要工程量见附件1“小迳凹隧道工程量”。2.4工程特点本隧道为较破碎岩石隧道,应采用光面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控制变形,进出口段大部分为粘土层或全风化泥岩层,根据当前施工实际情况,左右线出口施工集中在6~8月,此时雨季已开始,难以避开(设计要求: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会增加施工难度(洞口段可能会有涌水等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