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历史七上《 两汉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12).doc

人教初中历史七上《 两汉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12).doc

ID:50306464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7

人教初中历史七上《 两汉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12).doc_第1页
人教初中历史七上《 两汉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12).doc_第2页
人教初中历史七上《 两汉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12).doc_第3页
人教初中历史七上《 两汉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12).doc_第4页
人教初中历史七上《 两汉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1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中历史七上《 两汉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1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一、教材内容分析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一统时期,长达400年的统一局面,两汉经济也使封建经济出现了一个发展高峰。这一课是汉武帝大一统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我国今天经济的建设也有借鉴作用。二、课程标准了解两汉经济成就。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两汉水利与农业的进步、手工业的提高、商业的繁荣     2、体会“两汉盛世”名不虚传(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2、通过思考和概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能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作

2、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水利兴修与农业生产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主要史实,体会我国(2)古代历史上的两汉盛世,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认识重大发明对社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四、重难点     重点:治理黄河,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难点:在学习古代生产史中的科技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西汉初年统治者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出现了什么局面。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炒菜、炒饭,可你知道炒钢吗?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然后鼓风或加进精矿粉,

3、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由于在冶炼中要不断搅拌,好像炒菜一样,因而得名,而欧洲的炒钢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在汉代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汉时期的经济。新授:(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所以首先让我们看看当时的农业的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1、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⑴水利展示:黄河水咆哮的画面并叙述: 思考回答: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业,提倡节俭,使“文景之治“的局面出现;               通过复习提问使同学们能够温故而知新。         在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中,水极其重要。但有时不能带来利益

4、,反而成为祸害。比如养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她在历史上经常决口,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汉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治水,多次对黄河进行治理。 问题一: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起了什么效果。    问题二:汉武帝亲自治理黄河这一事件说明了什么?他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治理黄河?    ⑵农耕技术的改进展示:(梨和梨壁)并指导学生看课本阅读文字: 考古学家发现了汉代的犁有一个突破性的新的装置,西汉的耕梨已装上了梨壁,你可能想,梨壁不就是那么一个带弧度的厚铁片吗,有什么了不起。对,梨壁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牛耕作效率这个发明殴洲到了约1000后以后才有。当时仍使用牛簟耕地,西汉普遍使用

5、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原来是二牛三人的牛耕法,现在只有二牛一人,说明了什么?展示:播种工具也有了进步,已使用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速度。 展示:耧车(过渡:农业的发展必定会促进手工业发展、兴盛)2、 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展示:(马王堆汉墓的素纱衣)指导学生看课本------归纳回答提问: ⑴两汉手工业的兴盛表现在哪些行业?有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呢?    ⑵杜诗发明的水排是用来干么的?想想,水排是怎样工作?提问:东汉以前已经有了皮囊鼓风,畜力观,利用水力鼓风的水排和它们的有哪些优点。  展示:水排    ⑶通过以上两个框题的学习,找一找,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6、?   汉武帝治理黄河,此后80多年黄河下游未有大灾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从此黄河800多年没发生大的决口改道,下游被淹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  重视农业。汉武帝有迷信思想,认为这是上天的意志,后来看到水患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了才下定决心治黄。  看课本,认识农耕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的发展情况,特别是领先世界的成就,梨壁。    犁在进步,人驾驭耕牛的技术越来越熟练。    认识水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所以治水患,兴修水利是非常重要的统治举措。    认识统治者重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认识维护统治是最重要的。是采取一切政策措施的根本原因。 

7、  认识领先世界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过渡:西汉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兴盛,而商业的繁荣也必然从当时的首都反映出来。)3、 商业的繁荣和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⑴商业的繁荣(投影长安平面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问题一:东西二京指的是什么? 二京都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人口非常多,长安有五十多万人,洛阳有百万人口,无论长安还是洛阳,都有巍峨宏伟的宫殿。问题二:长安的宫殿有那两座?占了长安城多少面积?长安城街道有什么特点?   东市,西市是什么? 长安城比当时殴洲最大城市罗马大三倍,是世界第一大城,显示了汉代城市的繁荣。 (过渡:汉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