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感悟(苏金茉).doc

教研感悟(苏金茉).doc

ID:50316672

大小:2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教研感悟(苏金茉).doc_第1页
教研感悟(苏金茉).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研感悟(苏金茉).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研感悟】感悟教学 ■北京市京源学校高级教师 安丽萍笔者在全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会上展示了一节历史常规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为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借以讨论、批判、借鉴的具体话题。作为直接参与者,我感受颇深,现结合这节课,就如何实现教学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切合实际重组教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节,按大纲要求为两课时。这一课涉及的国家多、知识琐碎、重复性强。如果按教材顺序讲,不但耗时,学生负担也重。反复琢磨后,我最终决定将第一课时中的美、德、英、法四个国家的内容重新调整,课上只重点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美、英两国的情况,把德、法两国放在第二课时。这样一来

2、,课上学生不但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探讨,还能通过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总结规律,为顺利学习后面几个国家的内容铺平道路。  厚积薄发挖掘教材。我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知识落实、方法传授、能力培养等方面,主要体现在对美国、英国经济发展快慢原因的分析比较上。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和挖掘教材,使我们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在引导学生分析时,我采用看书归纳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以达到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和深刻挖掘。阅读归纳,看似传统陈旧,平淡无奇,但却能充分考察教师的教学功力。备课中对教材“吃”不透

3、,也就“挖”不深。教材中一些隐性的“原因”,比如垄断组织的出现与本节的教材关系就被我忽视了,但从它产生的原因和所起的作用来分析,它确实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材在相关部分也未明确指出这一点,学生也就不易想到。这时,老师的点拨与引导就很关键,其效果来自平中出奇。  教学方法行之有效。这节课在学法指导上,重点是找规律、建立联系。在分析并归纳出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六条原因后,为了便于记忆,我引导学生将这六条原因再精炼为几个关键词,即政治因素、劳动力、资源、资金、技术、垄断组织等。结合这些因素,和英国进行比较,启发学生分析哪些是促使英国这一时期经济继续发展的因素,而在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4、,导致其发展速度缓慢。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运用比较分析法,既能使学生对这一时期美、英两国的发展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和总体认识,同时也较容易找出导致两国发展快慢不均的决定因素,还可为后面进一步联系现实作好铺垫。学生借此落实并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能够对不同的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对比,归纳其异同,分析其成因,概括其规律,揭示其本质,从而形成比较思维能力。  教育效果踏雪无痕。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立足中国,寻找启示。彰显“以史为鉴”的教育功能,无疑是全课的高潮,也是本课的“灵魂”,如果设计太显性、太露痕迹,就让人感觉牵强附会,对学生的教育甚至会适得其反。在教学

5、设计中,我便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巧妙地将儿子的一幅漫画作为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力求从“小切口”引出“大主题”,以达到“小孔成像”之效。这幅名为“快乐的野餐”的漫画从形式到内容都新颖独特,尤其当我在这幅作品的上方打出“儿子快乐我困惑”的标题时,学生的思维在一种自然状态下一下子被激活了,在彼此碰撞与交流中,不断擦出思维的火花。一幅稚嫩的儿童画,激发了学生们极大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开始思考对我们这个民族有着重大意义的问题,学生对课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诠释由此得到升华,而这一切都显得自然顺畅。实践证明,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生活即教育”,源于生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才是

6、鲜活的。(转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第6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