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ppt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ppt

ID:50327531

大小:222.50 KB

页数:53页

时间:2020-03-08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ppt_第1页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ppt_第2页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ppt_第3页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ppt_第4页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节:大田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油料作物油菜、花生、大豆纤维作物棉花、亚麻薯类作物甘薯、马铃薯糖料作物甘蔗、甜菜茶树烟草粮食作物冬小麦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一、营养特性冬小麦的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生殖生长阶段包括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出苗至返青前吸收养分和干物质积累较少,返青后吸收速度增加;拔节到孕穗吸收养分、积累干物质最快,开花后对养分吸收逐步下降。冬小麦有两个吸氮高峰:即从分蘖到越冬和从拔节到孕穗,后一个高峰远远大于前一个高峰。春小麦养分吸收与冬小麦相近,

2、但生长发育方面有区别。其生育期短,整个生育期100-120天,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粮食作物冬小麦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二、需肥特性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需要的氮、磷、钾数量及其比例,因自然条件、品种、栽培技术、施肥水平等因素不同而不同。亩产500-600千克,亩施肥总量氮(N)14-16千克,磷(P2O5)7-9千克,钾(K2O)4-8千克。在植株体内分配情况是氮、磷主要集中在籽实,氮占总量的76%,磷占总量的82%;钾主要集中在茎叶,约占总量的78%。有条件的地区可基施硫酸锌1-3公斤/亩、硫酸锰1-2公斤/亩、硼砂0.5-

3、1公斤/亩、钼酸铵0.05-0.1公斤/亩。粮食作物冬小麦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三、施肥技术基肥冬小麦生长期长,需要氮磷钾养分高,基肥最好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若有机肥源缺乏,要氮磷钾化肥配施。全部的磷、钾和有机肥用于基肥。冬小麦苗期是磷营养的临界期,苗期根系弱,气温低,土壤供磷和作物吸磷的能力下降,影响麦苗的返青和分蘖,若此时供磷不足,以后追施磷肥也难补救。氮肥总量的1/3作基肥,2/3作追肥,在起身和(或)拔节期施用。低产田基、追比例可各占一半。旱地小麦可适当加大基肥比例,氮肥的70%-80%作基肥。基肥施尿素6-8千克或碳

4、酸氢铵20-25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或过磷酸钙40-50千克,氯化钾5-10千克;若用复合肥在黄淮海平原,宜选用中氮高磷低钾型,如15-23-10、14-26-12;在长江流域,宜选用氮磷钾含量相等或相近的通用型复合肥,如16-16-16等,亩施35-40千克。提倡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3000千克或秸秆还田300-350千克,这时上述磷钾肥施用量可适当减少,但秸秆还田地块每亩需增施尿素15-20千克。可条施或撒施,条施应注意肥料和种子分离,至少保持8-10厘米间距,以防烧种烧苗;撒施数量可适当增加,结合耕地翻

5、入土内。粮食作物冬小麦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三、施肥技术种肥施用种肥对基肥量少、薄地或撒施犁翻的地块很重要。它能及时供给苗期所需养分。但种肥用量要少,一般每亩撒施硫酸铵3-5千克。追肥一般结合冬灌追冬肥。一是冬肥不应过量,对土壤肥力高、群体量大、壮苗、旺苗,应少施或者不施冬肥,以免倒伏或贪青;二是不需浇冬水的麦田一般可不施冬肥;三是底肥中未施足磷肥的地块,要注意氮磷配合施用。植株健壮、叶色正常,群体数量正常(总茎数60-80万)的麦田,起身期管理应以蹲苗为主,拔节期再追肥,亩施10-20千克尿素或高氮复合肥15-25千克。如

6、果基肥少、地力不好、苗情差(总茎数小于45万),可提早追肥或两次追肥(亩追施尿素返青期5-8千克,拔节期10-15千克)。如果麦苗叶浓绿、旺长,总茎数大于80万,可采取中耕镇压并推迟至拔节后追肥,追施氮肥量减少至尿素8-10千克/亩。小麦后期根系吸收养分能力下降,提倡结合“一喷三防”进行根外追肥。有脱肥现象的地块,喷施1%-2%的尿素或2%-4%硫酸铵溶液50-60公斤;有贪青晚熟的地块,可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5倍的草木灰浸泡1天后的过滤液,每亩50-60公斤。粮食作物 水稻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一、营养

7、特性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包括幼苗期和分蘖期,主要是根、茎、叶的生长,并为生殖生长积累养分,此阶段施肥目标在于形成壮苗,促进分蘖,确保单位面积有足够的穗数。生殖生长包括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主要是生殖器官的形成、成大和开花、结实。此阶段施肥是促穗大、粒多、增加粒重为目标。粮食作物 水稻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二、需肥特性按亩产500公斤稻谷需施氮(N)10-12公斤、磷(P2O5)4-6公斤、钾(K2O)5-8公斤。总体上,亩施氮肥8-15千克,一般不超过17千克;磷肥南方地区3-5千克,北方地区6-9千克;钾肥介于氮、

8、磷肥施用量之间,南方地区5-10千克,黄淮海地区3-6千克,东北地区2-4千克,西北地区0-3千克。研究表明,水稻各生育阶段吸收养分的数量:单季稻生育期长,对氮磷钾的吸收有两个高峰期,即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期。而双季早、晚稻生育期短,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在移栽后2-3周形成一个高峰,即两个吸肥高峰趋于重叠,因此施肥重心较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