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

诱思探究《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

ID:50336769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诱思探究《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诱思探究《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诱思探究《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诱思探究《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诱思探究《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诱思探究《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烛之武退秦师》预设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晋矛盾,任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秦晋盟约,劝退秦师,智走晋师,保卫郑国。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忠义智勇,辞令精妙绝伦,是一篇历史散文佳作。《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

2、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彖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

3、,性格更加趋于稳定,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篇课文的魅力,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学习中来。不过,由于初中对文言文语法不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对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当的难度,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多花时间进行语法的讲解。同时,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学法设计】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耍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

4、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晶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5、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学习目标】《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左传》的叙事艺术和语言特点;3.学习感受烛之武大义、大勇、大智、大志的精神闪光点。【教学流程】(一)创情激趣1

6、、[PPT]知道这是谁吗?(设汁意图:以张仪、苏秦、诸葛亮的图片作为导入,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引出本文的主旨)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他们被称为“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2、[PPT]介绍《左传》的资料。《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

7、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为《资治通鉴》,所以《左传》只能说是最早的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艸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二)整体感知把握基础疏通课文,掌握古汉

8、语基础知识,熟悉课文情节1、播放泛读,学生边听边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