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分析法识图.ppt

线面分析法识图.ppt

ID:50337395

大小:1.08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12

线面分析法识图.ppt_第1页
线面分析法识图.ppt_第2页
线面分析法识图.ppt_第3页
线面分析法识图.ppt_第4页
线面分析法识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线面分析法识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线面分析法:在大致了解组合体投影的基础上,假设将投影图形分解为若干表面,读出各平面对应的形状及空间位置,最后由相对位置组合各表面,想象完整立体形状。例:识读涵洞洞口处墙体的投影图(如右图)1、从反映位置清晰的水平面投影图着手,将图形分解若干表面,如图中的1、2、3、4、5、6六个面组成。分析时,可配合轴测图表达各个部分形状。识读步骤:2、从划分清晰的水平面图上1、2、3、4、5、6六个面分析组成。识读平面图中的空间位置及形状2、正垂面。在H、W面反映类似梯形。1、4:水平面。分为H面反映实形的矩形和梯形。3、5、侧垂面。在H、V面反映类似梯形和平行四边形1Z15补充:从1、2、3、4、

2、5、6六个面不能形成完整立体,还要从外部各表面积聚的线来分,这样可再找到7-11表面。7、10:侧平面。在W面反映实形梯形。8、11:正平面。在V面分别反映实形:矩形、梯形。9、铅垂面。在V、W面反映类似形:六边形。12、水平面。是最下部外围轮廓图形,为反映实形的六边形。该立体也可由两个基本体:梯形柱(7、11面反映主要特征)组合形成,最后三个斜面切割形成(5、9、6面)10(12)(11)线面分析法是形体分析法读图的补充。由于物体由许多不同几何形状的线面所组成,这时通过对各种线和线框含义的分析来想像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就比较容易构思出物体的整体形状。分析:由已知三个视图可知,该物体可以看成由

3、一个L型棱柱体切割而成。正面图——表示出长方体的左上方切去一个角平面图—看出左前方也切去一个角进一步的线、面分析①铅垂面另二个面投影②正垂面另二面投影通过上述线面分析,确定视图中各线和平面的含义,从而想象出由这些线面围成的物体的真实形状(一)形体分析法:读图和画图是相反的思维过程。必须通过大量的绘图和读图实践,才能掌握。识读时注意:三面投影图必须相互对照识读,读图最基本的方法:形体分析法、线面分析法各种方法的应用场所:形体分析法一般用于组合规则、叠加综合类组合体;线面分析法一般用于斜面多、组合不规则的切割类组合体。四.组合体投影图的识读(P90)线面分析法是形体分析法读图的补充。由于物体由许

4、多不同几何形状的线面所组成,这时通过对各种线和线框含义的分析来想像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就比较容易构思出物体的整体形状。分析:由已知三个视图可知,该物体可以看成由一个L型棱柱体切割而成。正面图——表示出长方体的左上方切去一个角平面图—看出左前方也切去一个角进一步的线、面分析①铅垂面另二个面投影②正垂面另二面投影通过上述线面分析,确定视图中各线和平面的含义,从而想象出由这些线面围成的物体的真实形状在大致了解组合体投影的基础上,假设将投影图形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读出各部分所代表的空间形状及相对位置,最后由位置综合想象出整体形状。1、从反映位置清晰的正面投影图着手,将图形分解成若干部分,如图中的1(基

5、础)、2(前墙)、3(后墙)三个部分例:识读台身的投影图(如右图)分析时,可配合轴测图表达各个部分形状。识读步骤:1232、读出各部分的形状、位置:①基础:对照三面投影图,可 知:水平面反映主要特征,为T型柱,在立体下方。轴测图为:②前墙:侧面反映主要特征,为T型柱 (两侧带斜面),在基础上方右侧。③后墙:正面反映主要特征, 为梯型柱,在基础上方左侧。3、最后由相对位置组合各部分,想象完整立体形状,配合画出轴测图如右图:作业分析:1、从形状特征明显的侧面开始,对照三面投影图可读出:形状为台阶形棱柱,但中间有三棱柱(正面反映)2、综合一起可确认为:L型棱柱前面叠加三棱柱而组合形成。轴测图如下:

6、最初形状删除中间部分放入三棱柱3、由分析的轴测图,可补出各个面漏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