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

ID:50337817

大小:49.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3-05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_第1页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_第2页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_第3页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_第4页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备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反思《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设计合理流畅,把握教材准确,制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基本上达成预定的目标。2、基础知识点把握准确。对修辞手法、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在充分引导学生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善于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渗透体会句子的方法。教学分析中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滔滔不绝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3、在教学中,从整体入手,抓大放小,在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分清详略重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最感兴趣的部分,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的同时,也

2、不忘教师的引导作用。《藏戏》教学反思:这篇课文虽然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的单元中的其中一篇,是一篇民俗散文,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因为本文在语言上的这一特点,而且,藏戏对我们师生而言是一种很“新”的文章,所以我在教法上将它上成了精读课文,我想这样的“略读”文章“精度化”,也是值得的。《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反思:聚焦重点:我让孩子们围绕“奇”分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孩子们从民居的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特征这几个方面去认真朗读品味了课文(个人自读——小组交流——大组PK),大家兴致盎然。围绕几方面交流汇报

3、后,教师相应小结梳理说明方法,这时下课时间响起。最后一个环节无法落实(只好挪之于下午的辅导课进行)这也是连续教学两篇略读课文存在且困惑我的地方,略读课文要如何大胆放手?把握好略读教学的尺寸?如何做到高容量高效率?于是我认真查找和学习了略读课文的要求:1.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和田的维吾尔》教学反思:抓住本文的重点句段进行学习,是我教学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如: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

4、的语句;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围绕着“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还是甜的。”这个中心句来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风俗习惯及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最后又回归到课文最后一段:“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还是甜的。”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整节课的教学比较有条理,容量也比较大。学生对课文理解得也比较透彻。18、《十六年前的回忆》学习目标: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领悟课

5、文前后照应、首位连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单元学习同学们,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第三组课文为我们展现的就是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带我们一起去缅怀革命先辈。我们国家不会忘记这些英雄,我们每一代人也不会忘记他们的。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是李大钊。二、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2、这篇课文是谁回忆谁?3、为什么“回忆”前要加“十六年前”呢?(“十六年前的回忆”即回忆十六年前。)4

6、、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2、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四、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1、思考: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可分成几段?(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捕后分为四段)2、如果按时间顺序又可以分几段?(1)、画出表示阶段性时间的词语。(“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日黄昏”等)(2)、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所述的事情。(冒险留守、不幸被捕、法庭斗争、噩耗传来)五、你觉得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忠于革命事业,面对敌人坚强不屈的人)第二课

7、时一、回顾内容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这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谁来说说课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自由说)下面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二、品读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要求:有感情朗读课文,把你认为感人的句子标画出来,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1、标画句子。2、细读重点句,研析、体会。被捕前(板书)(1)、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倒叙的方法告诉了我们什么?(李大钊遇害是1949年4月28日,题写文章时已经有十六年了,作者深深地还念她的父亲-李大钊同志)(2)、“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8、。父亲的态度与平日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