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培养学生数学语感.doc

浅议培养学生数学语感.doc

ID:50341031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浅议培养学生数学语感.doc_第1页
浅议培养学生数学语感.doc_第2页
浅议培养学生数学语感.doc_第3页
浅议培养学生数学语感.doc_第4页
浅议培养学生数学语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培养学生数学语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培养学生数学语感【摘要】语感是在学习、理解、积累知识过程中产生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综合能力。许多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理解不了题意,解决不了问题,或理解题意发牛偏差解错题。这都是因为学生数学语感能力不够。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训练,注重教学手段的直观性,突出数学语言表达的逻辑性,不断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数量关系,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数学语感,学好数学。【关键词】数学语感阅读直觉性逻辑性概括性敏锐“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遐思索的情

2、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推理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直觉。”语文教学非常强调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耍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同样数学教学也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表现在做同样的一道习题时,有的学生一读就能明白题目的含义,抓住关键字词,从而顺利地找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而有的学生却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难以把握题意,不能充分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Z间的数量关系,更谈不上进

3、行有条理地进行逻辑推理,所以解决问题就很困难。因此良好的数学语感会让学生学数学变得自然、轻松、容易,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感呢?1指导数学阅读技巧,培养学生数学语感。数学语言的语感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思维活动经验的结晶。语感的生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平时教师就要在阅读中加以点拨、分析,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感受力。数学中的“读”集中在读概念、读法则、读题等方面,这与阅读语文的文章不一样。语文强调反复阅读,读出感情和意境来,数学的读要读出语言文字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来。随着年级的升高

4、,可由教师范读、领读逐步过渡到集体读、指名读、自由读、默读等。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1在阅读中抓关键字,迅速理解题意。如“用58去除930,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读题后启发学生思考:要抓住哪个宁才能正确解答本题。强调读题要细心,解题会抓重点。%1在阅读中抓重点词,深刻理解语句含义。如概念“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读完后让学生用笔划出认为要重点关注的词语,体会它的含义,并通过正误句子的辨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1在阅读中抓中心句,提炼精确的数学语言,描述数学事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关于商

5、场促销活动的实际问题,会有一大堆描述事由的话,教师只耍引导学生抓住这样儿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原价多少、现价多少、打几折。所以去除繁杂语言的干扰,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字、重点词、中心句,可以使学生直视问题本质,学会数学阅读,提升数学语感。2注重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培养学生数学语感。所谓直观教学,就是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利用图、现实生活场景、实验等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读到此类题冃眼前就会口然而然地浮现事情的表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顺利地解决问题。例如“汪伯伯准备在一块长70米,宽55米的长方形空地上栽果树。已知平均每5平

6、方米栽一棵树,这块空地大约栽了多少棵树?这样的题冃学生易犯难的是乘5呢,还是除以5呢?因为学生头脑中没有这样的表象,故没有这样的语感,一读题冃稀里糊涂是乘5呢,还是除以5。所以遇到此类题冃读完题后教师可用课件展示场景或引导学牛画图,理解每5平方米栽一棵树与长方形空地的面积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将图移植到自己的脑海里,擦去图,让学生联系头脑里形成的画面再解答;多次练习后要引导学生总结,以后再遇到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要边读题目边在脑海里形成画面,这样可以帮助理解题冃的意思,快速生成解决问题的办法。直观教学训练学生语感

7、,在“找规律”的问题中作用尤为突出。如"3件上衣,2条裤子,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同样也在头脑里浮现3件上衣在上面,2条裤子在下面的画面,然后根据画面考虑一件上衣可以搭配2条裤子,3件上衣一共有3X2=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题冃都可以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数学联想帮助学牛快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决问题。3注重数学语言的逻辑训练,培养学生数学语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效率低,其重要的原因在于思维活动中语言的工具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教

8、学中多是由教师讲解问题,学生缺少语言实践的机会,或是教师对学生数学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其目的、要求与学生初步逻辑思维发展水平滞后,认为学生会做就行,不一定要说出个所以然,从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标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的过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复述练习,紧紧结合学习内容,巧妙地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把思维内部的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