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春梅 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

土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春梅 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

ID:50342585

大小:948.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08

土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春梅 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1页
土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春梅 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2页
土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春梅 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3页
土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春梅 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4页
土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春梅 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土力学 教学课件 作者 张春梅 第8章地基承载力.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地基的破坏模式第二节临塑荷载、临界荷载的确定第三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第四节地基承载力的确定第八章地基承载力基本概念地基破坏地基土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物强度或变形要求,或由于动力荷载作用产生液化、失稳,其上的结构物会发生急剧沉降、倾斜、导致结构物失去使用功能,这种状态称为地基破坏或丧失承载能力。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第一节地基的破坏模式一、整体的剪切破坏整体剪切破坏的特征(1)P-S曲线有明显的直线段、曲线段与陡降段;(2)破坏从基础边缘开始,滑动面贯通到地表;(3)基础两侧的土体有明显的隆起;(4)破坏时,基础急剧下沉或向一边倾倒。某谷仓的地基

2、整体破坏二、局部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的特征(1)P-S曲线无明显的三阶段,呈非线性关系;(2)地基破坏从基础边缘开始,但滑动面未延伸到地表,而是终止在地基土内部某一位置;(3)基础两侧的土体有微微隆起,不如整体剪切破坏时明显;(4)基础一般不会发生倒塌或倾斜破坏。注:介于整体剪切破坏与冲剪破坏之间的一种破坏型式。三、冲剪破坏冲剪破坏特征冲剪破坏一般发生于基础刚度很大,且地基土十分软弱的情况。(1)基础发生垂直剪切破坏,地基内部不形成连续的滑动面;(2)基础两侧的土体没有隆起现象,还随基础的“切入”微微下沉;(3)基础破坏时只伴随过大的沉降,没有倾斜的发生。冲

3、剪破坏四、地基破坏模式的影响因素(一)土的压缩性密实砂土和坚硬的粘土将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松散砂土或软粘土可能出现局部剪切或冲剪破坏。(二)基础埋深及加荷速率基础浅埋、加荷速率慢——整体剪切破坏;基础埋深较大、加荷速率较快——局部剪切或冲剪破坏。第二节临塑荷载、临界荷载的确定一、临塑荷载Pcr地基中即将出现塑性区时对应的荷载;对应P-S曲线直线段的终点二、临塑荷载的理论推导(一)弹性力学解答地表作用均布条形荷载,地表下任一点M处的大、小主应力可按下式计算:(教材P.60公式2-34)其中:PO——均布条形荷载大小;——M点与荷载两端点的夹角(二)考虑基础埋深

4、时对弹性力学解答的修正在地基中任一点M,设基础为无限长条形基础,则由基底附加应力在M点引起的大、小主应力仍可近似用下式计算,即:M点同时具有土的自重应力。假设当土将产生塑性流动,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土象流体一样,各点处自重应力沿各个方向的应力相等。(三)塑性区边界方程的推导根据M-C强度理论建立的极限平衡条件可知,当土中某单元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单元体上的大、小主应力满足极限平衡条件:上式即为塑性区的边界方程,它是的函数。可绘出塑性区的边界线,如图所示。(四)临塑荷载Zmax=0意味着在地基内部即将出现塑性区的情况,此时对应的荷载即为临塑荷载Pcr

5、。临塑荷载Pcr(说明:b为条形基础宽度)塑性临界荷载偏心荷载作用下中心荷载作用下公式的统一形式:上述承载力系数都是土的内摩擦角的函数,为方便查用,已制成表格。第三节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地基内部整体达到极限平衡时的荷载。求解方法:(1)根据静力平衡和极限平衡条件建立微分方程,根据边界条件求出地基整体达到极限平衡时各点应力的精确解。由于这一方法只对一些简单的条件得到了解析解,其他情况则存在求解困难,故此法不常用;(2)求极限承载力的方法——假定滑动面法假设滑动面的形状,然后以滑动面所包围的土体为隔离体,根据静力平衡条件求出极限荷载。这种方法概念

6、明确,计算简单,得到广泛的应用。一、按极限平衡理论求解极限荷载(方法1)1、静力平衡条件2、极限平衡条件在较简单的边界条件下求得其解析解(一)普朗特尔极限承载力公式(1920年)根据塑性理论研究了刚性体压入介质中,介质达到破坏时,滑动面的形状及极限压应力的公式。推导时,假设:介质是无质量的(=0);荷载为无限长的条形荷载;荷载板底面是光滑的。二、按假定滑动面确定极限荷载(方法2)普郎特尔导出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解:(二)瑞斯诺极限承载力公式若考虑基础有埋深d,则将基底平面以上的覆土以压应力q代替,瑞斯诺(Reissuer,1924)得出极限承载力的表达式为:(

7、三)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1、假定(1)基底粗糙:由于在基底下存在摩擦力,阻止了基底下I区土楔体的剪切位移,这部分土体不发生破坏而处于弹性状态,象一个“弹性核”随着基础一起向下移动。(2)地基土有重量(0),但忽略地基土重度对滑移形状的影响。(3)不考虑基底两侧土体的抗剪强度,只作为超载考虑。太沙基滑动面的形状2、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Nr、Nc、Nq为无量纲的承载力系数,都是的函数,可通过查表图的方法求得。(四)魏西克极限承载力公式——条形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公式公式的形式虽然与太沙基公式相同,但承载力系数取值都有所不同。魏西克还研究了基础底

8、面的形状、荷载偏心、倾斜、基础两侧覆盖土层的抗剪强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