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探究.doc

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探究.doc

ID:50343077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8

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探究.doc_第1页
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探究.doc_第2页
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探究.doc_第3页
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探究.doc_第4页
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探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探究近些年来,烟台市对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十分重视。一是制定规划,加强引导。烟台市从2002年开始启动实施了“双五O”工程,即到“十五”末,全市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劳动力50万人,由农民转市民50万人。围绕这一目标,各级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因势利导,研究对策,采取措施,不断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流动转移。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烟台市专门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下发了农村劳动

2、力转移培训意见,初步建立起上下贯通的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体系。市级财政每年拨出20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各县市区也把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列入财政预算,给予资金支持。三是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本地转移。烟台市大力扶持发展农村个体、私营、股份合作经济,因地制宜,努力培植各具特色的非农主导产业。四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增强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烟台市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等多种途径,膨胀县级城市规模,推动县级城市尽快向中等城市发展,更大规模地实现农村人口和产业的有效集聚。同时重点规划培植特色城镇,加快其发展。县级城市及重点小城镇已成为

3、烟台市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最大容纳地。五是大力培植支柱工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力支撑。据统计,在烟台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和黄金四大支柱产业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40万人,占职工总数的48%,其中食品工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平台,仅莱阳市食品加工企业就吸引10万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六是深化户籍、就业等制度改革,改善农民进城就业条件。在户籍制度方面,烟台市取消了农业、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按照常住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长期居住在市区、县级市城区和镇驻地,从事非农产业3年以上、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生活来源的农民可以落户城镇,且可继续保留

4、其承包土地。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建设方面,取消了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政策,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和服务体系。在维权方面,加大了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这些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据统计,烟台市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99.9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41.1%。其特点:一是本地转移的占大多数。据调查,全市县域内转移(含县城)的农村劳动力占转移总数的70%以上。二是转移的针对性和有序性提高。目前通过劳动力市场等中介组织介绍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打工总数的70%以上。三是转移的分布范围较广。从产业上看,烟台市的机械

5、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和黄金四大支柱产业及服务业都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民工就业的载体来看,烟台市快速发展的民资、外资企业等非公有经济已逐渐成为烟台市吸收农村劳动力、增加就业的主渠道。四是转移的稳定性增强。据调查,2004年烟台市农民工在外务工时间平均为9.6个月。当前,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也面临着一些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待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转移任务艰巨。据统计,烟台市目前实有农村劳动力244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约为148万人,占总劳动力的60.6%,这一数字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把烟台市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降低到40%,还需要转移

6、50万人,按每年转移10万人计算,还需要5年,才能达到2003年杭州市的水平。同时二三产业现有从业人员中,仍有一定数量的人就业不稳定,随时有可能重返第一产业。因此,全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而道远。二是待转移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知识技能水平低,成为转移的主要困难。从烟台市目前的情况看,下一步转移工作的难点是35岁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他们大多数文化知识低、技能水平差,加上思想观念落后,对转行有较大的思想顾虑,转移积极性不高。三是外地区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争抢岗位现象严重。大部分外地农民工经济收入水平比烟台市低,他们对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的要求比本地农民工低,也更容易获得工

7、作岗位,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外地农民工在竞争岗位上有优势,挤压了本地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四是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支持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如政府对农民经商办厂在资金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支持不够;保护和保障进城农民合法权益的政策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农民进城就业还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农民培训教育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民接受培训的费用仍然完全由自己负担;农民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的场所较少,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宣传和典型示范,提高农民转移的积极性。针对许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