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ppt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ppt

ID:50376303

大小:4.07 MB

页数:145页

时间:2020-03-12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ppt_第1页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ppt_第2页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ppt_第3页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ppt_第4页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饶市人民医院职业安全防护---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唐红职业安全防护的定义医院职业安全防护:是指医院工作人员在医疗操作、医技诊查等医疗活动中暴露于感染性疾病、各种化伤因子及医疗垃圾等危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职业防护:手术室的职业防护、检验科的职业防护、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防护、放射科的职业防护、病理科的职业防护、传染病的职业防护等。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1有传染性2有地方性、季节性和流行性3疾病发展具有规律性4有免疫性5传播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传染源1传播途径2易感性3(是指体内带有病原体,并不断向体外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被

2、感染的人群整体中的某个人)传染病传染三环节传(感)染源传播途径宿主病人医务人员病人医务人员空气、飞沫、接触×传染病的预防: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通常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其主要措施包括:消毒和隔离。一般消毒隔离终末消毒处理消毒隔离原则消毒技术消毒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病室、病床前应挂标记;门口有消毒液浸湿的脚垫,挂有隔离衣、洗手设备用避污纸。工作人员穿好工作帽、口罩、穿隔离衣前须备齐所须物品;穿隔离衣后才能进入隔离室,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3、。就医顾客接触的所有物品及排泄物均须严格消毒。病室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医疗器械及用品按规定消毒。按病种使用医疗器械,污染物品不得在清洁区,护士更换护理对象时均应洗手。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隔离知识宣教。一般消毒隔离患者的终末处理:洗澡、用物消毒;尸体——消毒液擦洗——消毒棉球填塞开口处病室的终末消毒:熏蒸、暴晒、紫外线消毒终末消毒处理终末消毒-污染物品消毒隔离技术隔离技术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隔离防护为了防止传染病在社会或家庭中发生、蔓延,在防治工

4、作中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其中比较重要的手段,即隔离病人,把传染病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传播途径完全隔断。在隔离的方式中,住院隔离是最合理、最安全的隔离方式。隔离技术主要内容分区方面应进行区域性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重点保护区;隔离病区应分为“三区”、“两通道”和“两缓冲”,并有实际屏障和设有隔离标志;病区隔离用于保护性隔离以及感染的防扩散隔离,应设在普通病房的尽头。建 筑 布 局划分:1.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2.半污染区:可能被污染的区域。3.污染区:被污染的区域。要求:1.患者不可进入清洁区;工作人员须穿隔离衣工作;物品应有明显

5、标记。2.传染区隔离单位的设置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应分开设置。隔离区域的划分隔离技术主要内容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口罩、护目镜、手套、隔离衣等。防护隔离隔离技术主要内容标准防护:针对医院所有病人采用的一种预防,不论病人是否确诊或疑似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隔离措施。传播方式的隔离: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的附加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核心内容所有的病人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性病人,即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

6、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标准预防核心内容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病人。手卫生:洗手和手消毒01戴手套02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围裙;04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05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06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03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之一——洗手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最方便手卫生直接接触病人之前进行无菌操作或护理程序之前直接接触病人之后

7、接触病人直接范围之后两前三后接触血液或体液之后手消毒指征当手部沾有肉眼可见的或蛋白似的脏物、血液或其他体液时;或者强烈怀疑或被证实暴露于潜在的能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使用公共厕所后。错误习惯规范合理的洗手设备标准预防措施之二——戴手套接触可能为无菌组织的时候必须戴无菌手套—即使感染性的组织—接触不同病人或者病人的不同无菌部位必须更换手套—对于非无菌部位手套可以重复使用戴手套的指征(2)在接触病人粘膜组织或者破损皮肤时必须戴干净的手套—即使该组织被感染—接触粘膜或破损皮肤前须没有接触其他人或物—对于婴儿和儿童更须注意手套的清洁处理被污染的设备时需戴清洁手套戴手套的

8、指征(3)在可能接触病人潮湿部位或没有破损的皮肤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