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doc

ID:50395716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5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doc_第1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doc_第2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小时侯常常会摔跤,但不会摔伤,作为母亲面对孩子的摔跤,却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母亲赶紧扶起孩子,问这问那,还要狠狠地用脚踩一下刚才孩子摔倒的地方,说:“都是你的错!都是你的错!打你!”而有的母亲,却是另外一种表现,让自己孩子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然后问他为什么会摔倒,又带着孩子重新走刚才的路,引导他发现该怎样避免摔跤。我觉得我们老师对待学生的错误,也该学学后面的母亲!哲学家黑格尔先生说得好,“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正确很

2、有可能只是一种模仿,可错误却绝对不是一种经历,真实而自然。她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作为老师,认可学生的错误,也允许学生出错。承认教育的差异性,肯定会有差生的存在。因此,任何人也会有错误出现,关键在于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找到原因,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有时,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们能做的,能做好的就是帮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滴水不漏、难容错误的传统课堂,让我们只能仰视,感受更多的无奈。课改的今天,我们不妨以一颗平常之心来重新审视课堂,把它

3、视作师生逐步认识错误,利用错误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善待“错误”“错误”和“正确”本来就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不能抓住自己手中的“标准答案”不放,多一根评价的标尺,也许就会多一份惊喜。如教学《圆锥体体积计算》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圆锥形的物体,高3分米,底面半径5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一个学生这样解答:3.14×52=78.5(立方分米)。这种解法引发了学生的一阵笑声。这位同学十分尴尬。而我没有急于将这种解法一棍子打死,而是让这位学生讲讲自己的解题思路。他说:圆锥

4、的高是3分米,而计算体积时用底面积×高×1/3,高是3分米,实际上是底面积×3×1/3,,3×1/3互相抵消,实际上就是求底面圆的面积。多清晰的思维,多精彩的发言。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投入。利用错误资源,培养发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是教学重要目标之一。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给学生假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发现意识的有效途径。上学期我在教学小数的除法时,有这样一题:计算48.6÷3.7,并要求学生进行验算。结果大部分学生

5、是错误的,得出的余数是5。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我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余数5与除数3.7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是错误的;验算:1.3×3.7+0.5≠48.6,说明商是错误的;验算13×3.7+4≠48.6,说明余数是错误的。紧接着,我再带着学生分析,找出正确的商和余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倍,商里的小数点不能忘记,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倍计算后余

6、下的,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5缩小10倍,得0.5。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本来就应该是在不断地探索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关键是在于教师如何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上面的例子中,我从学生的现实学习中选取错例,充分挖掘错误中潜在的智力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的发现意识。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反思能

7、力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利用学习的错误,及时引发观念冲突,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利于学生的反思。听过一节一年级的活动课,教学内容是“做风车”。教师讲了要注意的事项后,学生开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突然有一位小朋友报告老师,他的风车转不起来。教师急忙走过去,取过风车进行改进,

8、并告诉全班小朋友:“大家在做风车的时候,注意钉子不要太紧,否则风车就转不起来!”小朋友纷纷点头……我想如果这位老师不急着去帮这位小朋友,而是给他留下解决问题的空间,再引导大家对钉子的长度、位置以及纸的厚度等进行考察、试验,那孩子们在遭遇挫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维方法,不是比学会做风车这个结果更有价值吗?让学生错一回又何妨呢?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足 的,面对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