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引进人才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禹州市引进人才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ID:50400926

大小:41.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5

禹州市引进人才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禹州市引进人才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禹州市引进人才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禹州市引进人才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禹州市引进人才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禹州市引进人才及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禹州市招才引智和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报告按照《关于在全市范围开展招才引智和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的通知》,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联合组成了人才工作调研小组,以实地调研和报送调研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市涉及人才工作的重点单位进行了调研,并于近日专门组织17家企事业单位召开了全市招才引智工作座谈会,从而进一步摸清了我市人才引进、需求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全市人才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一、当前我市人才工作的基本状况近年来,全市上下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人才引进政策取

2、得突破,招才引智有了新的进展。(一)领导有力,尊才氛围初步形成。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依靠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制定引才行动计划,出台引才政策,加强引才载体建设,招才引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积极建立健全了重点人才联系制度,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提供发展平台,引进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了人才的作用。(二)组织到位,引才力度明显加大。近两年来,由我市组织、人社部门牵头,通过组织举办不同类型的人

3、才招聘会、加大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等有效措施,全市共引进培养硕士51人、创业创新人才人才30人、拔尖人才65人,全市人才总量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三)政策优惠,留才措施不断强化。一是及时召开全市人才、组织、工作会议,具体规划了我市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步骤,明确了具体的工作努力方向。二是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是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对为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进行表彰奖励,大大激发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通过各级部门,通过组织节日慰问、举办各类联谊活动,加强

4、感情联络等方式,经常与人才进行沟通交流,使人才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重视。(四)改革深化,用才机制日渐激活。各单位逐步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近两年来,在坚持全面实行“逢进必考”的进人机制的同时,我市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采用了招聘、分配等多种方式,逐步拓宽了招才引智工作的途径。各级党政机关积极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干部交流轮岗,领导干部公推直选、公推公选产生,初步建立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事业单位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公开招聘,创新收入分配办法,建立绩效工资机制,真正体现优胜劣汰,有力推动了人才队伍的良

5、性循环,激发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从总体上看,我市人才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人才总量、质量、结构、层次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人才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和驱动作用不够明显。(一)科学人才观的牢固树立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一是引才观念不能与时俱进。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人才工作认识不足,研究不深,重招商引资,重项目建设、硬件建设,忽视了更具战略价值的人才队伍建设,既直接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质量不高,又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发展后劲。二是人才引进、管理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

6、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从体制、机制上给予保证。(二)人才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拓宽。近两年来,我市引入的高层次人才,在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工作成绩明显,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较高评价,但囿于体制政策等原因,这些高层次人才大部分还在从事一般岗位或者普通事务性工作,进入领导岗位和管理岗位的人数较少,人才提拔培养的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引领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路径有待优化。(三)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与

7、建设现代新禹州的要求不相适应。(1)人才总量不足。一是从总数量上看:我市虽然大力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但与125万的总人口基数相比,比例过低,远远满足不了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是从各行业来看:卫生系统、农业部门,高层次人才仅占职工总数的4%;林业系统,拥有高级职称的仅有1人;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占职工总数的9.6%;钧瓷行业:高层次人才仅占从业人员的1%,甚至出现了钧瓷企业因高级技工跳槽而被迫停产的现象。三是从专业结构看:一是人才较为集中的教育、卫生系统,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的比例仅为1%,其中,教育

8、系统中师范类本科一批院校毕业生比例不足15%。二是市直机关和各乡镇中引入的法律、行政管理等人才较少,不能适应依法行政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需求;三是农林系统中,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农学、园艺等专业,而林果种植和木材加工、农村经济管理型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农业和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2)人才分布不均。一是从各单位的需求情况分析,需要引入高层次人才的单位主要是企业和学校等部门,行政和事业单位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