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16--痣细胞痣血管畸形和血管瘤(2014预防正式版).ppt

皮肤16--痣细胞痣血管畸形和血管瘤(2014预防正式版).ppt

ID:50402603

大小:8.37 M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3-08

皮肤16--痣细胞痣血管畸形和血管瘤(2014预防正式版).ppt_第1页
皮肤16--痣细胞痣血管畸形和血管瘤(2014预防正式版).ppt_第2页
皮肤16--痣细胞痣血管畸形和血管瘤(2014预防正式版).ppt_第3页
皮肤16--痣细胞痣血管畸形和血管瘤(2014预防正式版).ppt_第4页
皮肤16--痣细胞痣血管畸形和血管瘤(2014预防正式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皮肤16--痣细胞痣血管畸形和血管瘤(2014预防正式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皮肤肿瘤SkinTumors济南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张敏皮肤肿瘤概述(1)皮肤是肿瘤易发部位,表皮中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真皮中各种间质成分,皮肤附属器等均可产生肿瘤。皮肤肿瘤以其生物学行为分良、恶性两大类。易演变为恶性者,称癌前病变。皮肤肿瘤概述(2)皮肤肿瘤以其组织学来源分为:1.表皮肿瘤2.黑素细胞肿瘤3.纤维组织肿瘤4.血管肿瘤5.神经组织肿瘤6.脂肪、肌肉和骨组织肿瘤7.皮肤淋巴网状组织肿瘤8.表皮附属器肿瘤:毛囊肿瘤、皮脂腺肿瘤大汗腺肿瘤、小汗腺肿瘤大纲内容痣细胞痣血管畸形与血管瘤痣细胞痣(nevuscellnevus)痣细胞痣概

2、述痣细胞痣又称色素痣(nevuspigmentosus),最为常见。临床将痣细胞痣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组织学将痣细胞痣分为交界痣、混合痣与皮内痣。痣细胞痣-病因及发病机制痣细胞痣中的黑素细胞是由神经嵴前体细胞发展而来;黑素细胞在由神经嵴到表皮的移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异常,造成局部滞留集中,成为痣细胞痣等色素性皮损。痣细胞痣-临床表现先天性色痣:出生即见,大小不等,偶可覆盖躯干大部分,上附黑毛,称“兽皮痣”。痣细胞痣-临床表现获得性色素痣:多发生于儿童或青春期,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皮损为斑疹、丘疹、乳头瘤状、疣状、结节或有蒂;皮损较小,直径

3、一般不大于6mm-8mm;颜色为黄褐色、黑色或蓝色、紫、肤色。获得性痣细胞痣痣细胞痣-临床表现根据痣细胞巢在皮肤中的位置,色素痣分成:交界痣(junctionalnaevus)混合痣(compoundnaevus)皮内(真皮内)痣(intradermalnaevus)掌跖及生殖器部位常见,可发生身体的任何部位。深浅不同的褐黑色斑片,不高或略高出皮肤,无毛,交界痣(junctionalnaevus)交界痣混合痣(compoundnaevus)深浅不同的褐色丘疹,稍高出皮肤,比交界痣更高起,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混合痣皮内痣(intrader

4、malnaevus)深浅不同的褐色或皮色,半球形高出皮肤,表面可以有毛,好发于头颈部,一般不发于掌跖、生殖器部位。是成人最常见的一种色素痣。皮内痣痣细胞痣-临床表现特殊类型的痣细胞痣:晕痣(halonevus)蓝痣(bluenevus)幼年性黑色瘤(juvenilemelanoma):又称Spitz痣。发育不良痣(dysplasticnevus)等好发于青壮年,数毫米,褐黑色,周边绕以白色环状晕。晕痣(halonevus)蓝痣(bluenevus)单发蓝色结节,直径多小于6mm,境界清楚。痣细胞痣-诊断根据病史及色素性皮损的临床特点;病理变

5、化中有痣细胞的存在,诊断不难;应与雀斑(freckle)和黑子(lentigo)鉴别。雀斑儿童期出现,有家族聚集现象。日晒部位针头至米粒大淡褐色斑点,对称,孤立不融合,颜色随季节变化。组织病理见表皮内色素增多,但黑素细胞数目不增加。雀斑样痣又称黑子;散在分布,见于身体的任何部位;2-4mm褐、黑色斑疹,境界清楚;临床有时与交界痣不能区别;组织病理示基底层内黑素细胞增多,不成巢。痣细胞痣-治疗一般不需治疗,如美容需要可采用手术切除或CO2激光治疗。损害如若出现不对称(Asymmetry,A);边缘不规则(Borderirregularity,

6、B),色泽斑驳(colorvariegation,C);直径大于0.6mm(diameter,D)或皮损突然增大、出血、破溃时,应及时切除,作组织病理检查以除外恶变。血管畸形与血管瘤bloodvesselsmalformationhemangioma血管畸形与血管瘤起源于皮肤血管的良性改变,婴幼儿常见。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可出现,在婴儿期生长迅速,以后生长缓慢,有些可自行消失。据组织病理学改变临床分:鲜红斑痣(naevusflammeus)草莓状血管瘤(strawberryhemangioma)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

7、ma)血管畸形-鲜红斑痣鲜红斑痣又称葡萄酒样痣(portwinenaevus),或毛细血管扩张痣(nevustelangiectaticus)。是常见的毛细血管畸形。鲜红斑痣临床常见,出生即有,好发于头、面颈部及任一部位;鲜红或暗红色斑片,压之部分或完全退色;真皮浅、中部毛细血管扩张、增生,但血管内皮细胞不增生。鲜红斑痣随年龄增大颜色可加深,体积可增大,表面可结节样改变。又称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综合征等;鲜红斑痣合并同侧脑或脑膜血管病变及眼部血管畸形;临床表现:癫痫、智力障碍、对侧萎缩与痉挛、青光眼及鲜红斑痣。Sturge-weber综合征

8、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又称骨肥大静脉曲张综合征;临床表现:-毛细血管畸形:鲜红斑痣;-静脉畸形(静脉曲张;动静脉瘘);-受累组织(软组织或骨)肥大。血管瘤-先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