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系统分析郭改.ppt

测量系统分析郭改.ppt

ID:50411285

大小:229.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13

测量系统分析郭改.ppt_第1页
测量系统分析郭改.ppt_第2页
测量系统分析郭改.ppt_第3页
测量系统分析郭改.ppt_第4页
测量系统分析郭改.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量系统分析郭改.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测量系统分析(MSA)冠智达顾问高级顾问师:郭克永内容概要一、基本概念二、测量系统的变差类型三、计量型量具双性的分析与研究—极差法—均值和极差法—方差分析法四、计数测量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小样法五、测量系统分析的时机与方式方法一、基本概念1、量具2、测量系统3、测量数据的质量4、测量过程5、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1、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用来测量合格/不合格的装置(如:塞规)。2、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操作人员以及环境的集合,用

2、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3、测量数据的质量测量数据的质量用稳定条件下的某一测量系统得到的多次测量结果的统计特性来评价。例如,用在稳定条件下运行的测量系统得到某一特性的多次测量结果,若这些结果与基准值(或真值)都很“接近”,则称这些数据的质量“高”,否则若“远离”其基准值(或真值),则称这些数据的质量“低”。表征测量数据质量的统计特性是编倚(偏移)和方方差。所谓偏倚的特性,是指数据相对基位值的位置,而所谓方差的特性,是指数据离散程度。一组测量数据远离基准值,或其变差太大,则此测量系统的变差,可能会掩

3、盖制造过程的变差。4、测量过程赋值过程定义为测量过程,而赋予的值定义为测量值。5、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用于输出数据制作控制图或计算过程能力的测量系统应具备如下的统计特性:(1)测量系统必须处于统计控制状态(2)测量系统的变差必须小于制造过程的变差(6σ)及公差带(3)测量系统的最小增量,一般说来应为制造过程变差(6σ)或公差带两者中较窄的十分之一(4)制造过程的总变差相对测量系统的变差的分级数应大于5(5)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被测物改变时(即量程变化),也应满足上述要求。二、测量系统的变差类型1、偏倚(b

4、ias)2、稳定性(stability)3、线性(linearity)4、重复性(repeatability)5、再现性(reproducibility)1、偏倚偏移,又称为“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基准值,也称为标准值,是充当测量值的一个一致认可的基准,一个基准值可以通过采用更高级别的测量设备(例如,计量实验室或全尺寸检验设备)进行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来确定。偏倚观测平均值基准值2、稳定性或称飘移,指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5、即偏倚随时间的增量。时间1时间2稳定性3、线性指测量系统在预期的工作范围内偏移(准确度)的变化。基准值偏倚观测平均偏倚基准值观测平均观测平均值有偏倚无偏倚基准值4、重复性又称量具变差/设备变差,指由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个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重复性5、再现性又称作业者变差/评价人变差,指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同一个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再现性作业者B作业者A作业者C三、计量型量具双性的分析与研究1、测量系统变差的接受准则2、极差法3、均值和

6、极差法4、方差分析法1、测量系统变差的接受准则(1)若数据用于计算过程能力或制作控制图,双性变差(GR&R)的大小应和既包含制造系统变差与测量系统变差的总过程变差进行比较,双性占总过程变差的百分比:小于10%—测量系统可接受;10%至30%—根据应用的重要性,量具的成本,维修的费用等,可能是可接受的;大于30%—不可接受。但能否用于判断零件合格与否,需与产品公差进行比较。(2)偏倚、线性及稳定性变差的大小通常是可修复的,应比双性变差小很多。2、极差法典型的极差法使用2名评价人和5个零件进行分析1)评

7、价人A和B各测量零件一次;2)计算零件测量的极差R,测量的极差为评价人A和B测量结果差的绝对值;3)计算零件测量的平均极差4)计算量具的双性,即测量过程变差;5)计算双性占总过程变差的百分数;%GR&R=100(GR&R/过程变差)例:零件甲乙极差112142214131317161417152518191总和7注:4.33由5.15/D2而来,D2请参考下表零件人员数234511.411.912.242.4821.281.812.152.4031.231.772.122.3841.211.752.

8、112.3751.191.742.102.3661.181.732.092.3571.171.732.092.3581.171.722.082.3591.161.7202.082.34101.161.722.082.34极差法的限制*无法将测量工具之重复性及再现性分开来计算*它所反应之GR&R值为此2种量测误差之组合3、GR&R—均值极差法GR&R分析指南—均值极差法(1):*选取10个零件,要求覆盖过程变差的实际或预期范围;*指定评价人A、B、C。*按1~10给零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