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

ID:50421044

大小:1.11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09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_第1页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_第2页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_第3页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_第4页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於事竟何益?再和明妃曲欧阳修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并生有二女。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学习目标1、背诵全

2、诗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3、掌握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4、深入体会诗歌传达的情感《咏怀古迹》简介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咏史怀古诗。2、时间: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3、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4、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一、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一去紫台连朔漠环珮空归月夜魂

3、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画图省识春风面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怨恨统治者的昏庸独留青冢向黄昏诗眼“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论。”“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写的是什么?“群山万壑赴荆门”内容:写的是昭君故乡的自然环境和雄奇壮丽的景色。山是

4、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由近及远,写群山万壑随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图景,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作用: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2.侧面烘托,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的奇伟形象雄伟山川坚强性格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清吴瞻泰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

5、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自身怎样的情感?知人论世讨论昭君诗人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千载之怨)(深沉怨恨)手法:对比、反衬、侧面烘托怀人伤己怨恨咏怀古迹(其三)主旨:借咏王昭君的事迹,刻画了一个坚强、孤寂、凄凉一生的王昭君形象,寄予了诗人对王昭君深厚的同情,抒发了诗人自己漂泊异地思念故乡的心情和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才华横溢,入朝

6、见妒不分忠佞,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佳句鉴赏“一去”对“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万里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这里渲染环境的凄清,是为了烘托出昭君的孤寂。一去紫台连朔漠

7、,独留青冢向黄昏。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孤独之情。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凄凉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①从字面上看,是徒然的意思。②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③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昭君不惯胡沙

8、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姜夔《疏影》《咏怀古迹(其三)》是咏史诗,重在抒情,但它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来实现的,试分析诗歌是运用哪些手法塑造王昭君形象的。技巧鉴赏1、首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运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作者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象征其坚强性格,烘托昭君形象的伟大,寄予了作者对昭君的同情。2、颔联、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颔联颈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写昭君的悲剧。有去与留的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国,留在了不该留下的荒漠;生与死的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