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知识点.doc

物态变化知识点.doc

ID:50448140

大小:2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9

物态变化知识点.doc_第1页
物态变化知识点.doc_第2页
物态变化知识点.doc_第3页
物态变化知识点.doc_第4页
物态变化知识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知识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物态变化(共4节)第1节温度1、温度: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t):温度计上的符号0C表示的是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0C和1000C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个等份代表10C。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0C。“-4.70C”读做负4.7摄氏度或读做零下4.7摄氏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热力学温度(T):以绝对零

2、点(-275.15℃)为起点的温度(单位:开尔文,单位符号:K)。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3、温度计:(1)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2)种类:①按用途分:实验室用温度计、医用温度计、寒暑表。②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3)温

3、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毛细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玻璃外壳、刻度(均匀);(4)使用方法:①选: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放: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③等:温度计在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的液面相平。⑤记:准确记录数据和单位。练习:如图4中乙正确、甲和丙错误。4、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

4、值为0.1℃;(3):原理: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4):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5):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缩口);读数时体温计可以取出来读数,第二次使用时要用力向下甩。5、温度计读数:如图5中左温度计的示数为-16℃;右温度计的示数为9℃。图6图4图4图5图6、体温计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第2节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指的是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

5、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2、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要吸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放热。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3、探究实验的7个步奏: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4、晶体:冰、海波、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晶体。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凝固的条

6、件:⑴达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石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却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2、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3、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48℃

7、),开始熔化;(3)BC物体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熔点(48℃),物体刚好熔化完毕;(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48℃),开始凝固;(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48℃;(10)FG段为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甲乙丙丁8、辨认熔化、凝固图像:(1)是熔化

8、图像的是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