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活动1.doc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活动1.doc

ID:50457864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活动1.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活动1.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活动1.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活动1.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活动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   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板书:美、大)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①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

3、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学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给生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回顾全文顺序。 一、看图揭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文中三幅图,问

4、: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的景物? 2、揭题:(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3、导入:颐和园建在哪里?看图画上各画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播放课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读课文,思考:颐和园写了哪些景点?你最喜欢哪里,想想理由。 2、(幻灯片出示)认读生字新词,了解大意。重点指导:耸、堤、柱、栽、筑、狮等字的读音,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注意“堤”不能读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导笔顺。 3、交流自读情况:   ①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两段都直接写到颐和园的美,这

5、种写法叫什么?(首尾呼应)有感情地齐读首尾两段。    ②交流自己喜欢的景点,说明理由。(教师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课件,带领学生去领略美景,并选择一两个自然段读,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赞美之情。)    ③学生欣赏完课件后谈谈感受。(板书:美、大)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路,领悟结构美。 1、自读第2——5自然段,交流课后讨论题: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①请同学们用“——”画出表现游览顺序的语句。 ②讨论交流,指句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学

6、生动手画画旅游示意图,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说说教材中三幅图各对应的段落。3、再读这些过渡句,抓住动词,领悟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 四、齐读全文,整体感知,指导分段。     齐读全文,提示学生:文章是按先总后分再总的方法写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三大段。 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并给生字组三个词。               2、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图片感受景物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回顾全文顺序。 二、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思

7、考:作者来到长廊,抓住长廊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作者又是怎么观察长廊的呢?     (2)长廊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句子知道?(板书:长、美)     (3)出示图片和句子,体会描写方法。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从哪些词看出长廊的长?用上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

8、、花草、风景,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提问:观看图片说说画上有哪些内容?“几千幅画没有哪两面三刀幅是相同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画

9、的内容丰富,题材各不相同。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辉煌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提问:这句写什么?从哪些词看出?(“栽满、谢、开”看出长廊两旁花木众多、鲜花常开、景色宜人的特点,从侧面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