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养成教育培养练好习惯.doc

关注养成教育培养练好习惯.doc

ID:50472990

大小:1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9

关注养成教育培养练好习惯.doc_第1页
关注养成教育培养练好习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注养成教育培养练好习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注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我国著名的作家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养成了爱护图书的好习惯。每次看书,他总是先洗手,一旦发现书脏了,就小心地把它擦干净。他还学会了钉书、补书的本领,备有一套工具,如发现书有破损,便及时细心整理、修补,使之面貌一新。也就是也从小养成的爱书习惯使得鲁讯先生跟书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他酷爱学习,读书万卷,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好的习惯将伴随人一生的健康成长。从鲁迅先生的事例我们不难看出,幼儿期是一个身心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人生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这一

2、时期是人生教育的启蒙期,也是人生教育的基础。人的一生中的许多习惯都是从幼儿期形成的,如果说德、智、体、美全程发展这一目标是高顶点的话,培养良好的养成教育则是籍以攀登的阶梯。《纲要》指出:幼儿园基础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点要求的实质就是学前教育不应当把重点放在学习书本知识上,而应当帮助幼儿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幼儿园不是以学会什么

3、知识为目的的。每个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训练孩子,让他们德、智、体、美、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教育的内容包括: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培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交往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积极地学习习惯!这些都为孩子健康成长打下了好的基础!对孩子进行良好习惯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简单事情,这就要靠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兴趣为出发点,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4、让我的幼儿在健康、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是兴趣引导法。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就必须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其积极主动的参与。二是亲身实践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生理、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良好习惯养成的规律,从小事让幼儿亲身实践和体验。三是循序渐进法。习惯是在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

5、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四是持之以恒法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长期培养、持之以恒。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要严格要求幼儿,使孩子逐渐学会控制自己,做事有恒心,不半途而废,这也是意志的培养,有坚强意志力的孩子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就会勇敢,不畏缩,这将为良好习惯的养成奠定强有力的基石。五是家园联系法。对幼儿来说,家庭仍是

6、他们生活的重要空间,家庭教育仍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甚严,另一方面又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讲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如:召开家长会、建立家园联系册、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开展主题亲子教育活动、家园同乐会、利用“宣传栏”、“家长园地”栏目、进行家访,还有一个最方便的交流工具——网络,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时的生活习惯及教师在活动中对孩子的引导和要求,更多地体会到良好的习惯对孩子发展的重

7、要性。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好习惯的养成。”所以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家庭中,我们成人都应有计划,有目地的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只有在良好的环境和生活氛围中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