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小衔接共佳话.doc

初小衔接共佳话.doc

ID:50474261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初小衔接共佳话.doc_第1页
初小衔接共佳话.doc_第2页
初小衔接共佳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小衔接共佳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初衔接共佳话---------小升初的学校管理交流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五月的青铜峡,花香四溢,绿荫满目,教研室为了初小顺利过渡,搭建了平台,我们与初中老师相会在这里,共同研讨小学生升初中的衔接话题。再过两个月许多小学生即将毕业,步入初中的殿堂学习,小学教育重在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品质,良好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初中则是在小学积累基础上的重新开始,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文明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养成、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学法指导等方面都需要衔接,小学和初中都要创造条件进行全方

2、位、多层次相互了解、相互适应,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做好初中教学与小学、为初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我校如何做好小初衔接的工作做一交流,不到之处敬请指正。一、做好毕业班学生的思想行为的教育工作。1、召开毕业班家长工作会议。五月份,我校召开了毕业班家长工作会议。在会上,何校长就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和对家长的希望做一讲话。刘校长针对具体的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对家长提出要求:1)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帮助学生掌握“四先四后”的学习方法。①、先预习后听课,以提高听课的针对性。②、先

3、复习后作业,以提高作业的质量。③、先理解后记忆,强化记忆效果。④、先思考后请教,提高自学能力。要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做到“四到四多”,眼到、心到、口到、手到”,提倡多感官感知教材,提高学习水平,鼓励孩子“多思、多疑、多议(合作学习)、多动”防止被动接受知识。2)端正学习态度,家长在观念上为孩子灌输独立意识,加强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分辛苦一分甜,尤其是培养孩子在生活上的独立自主能力。3)3指导孩子正确交往,正确选择朋友。要通过实

4、例向孩子讲清什么是同学之间真正的友谊,应该跟什么样的同学交朋友。鼓励孩子与同学交往,正确选择朋友。2、对毕业班部分学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德育和学习)同时期,学校对六年级的学困生进行心里辅导,领导包级、包个人。和部分学生交流谈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做了了解,耐心细致给予正面引导。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做人是做学问的前提,只有做人合格,学习成绩优秀才能成为社会的精品。二、做好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材内容的衔接工作。1、开展毕业班复习研讨活动。为了提高复习研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月初,我校召开了

5、毕业班复习研讨活动,何校长对大家进行动员讲话,刘校长对毕业班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复习的要求和方法指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要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二要发挥团队的力量,进行资源共享;三要讲练结合有度,注重反馈。并特别指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贯穿复习的始终。最后分条线研讨,研制各学科的毕业复习计划,由骨干教师梳理复习内容,介绍复习经验,各教师也自由发言,交流困惑和心得。2、召开毕业班教师工作会议。1)对老师的复习方法做指导。2)教师对待学生的作业量、以及学生的态度方面作指导。3)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做出指导。3、举行

6、名师、骨干对毕业班教师的引领。小学的课程相对于中学开设的课程来说,并不多,主要考试科目就是语数英,课堂密度小,新知识学习节奏慢,而中学在小学的基础上,课程开设的多,信息量大学习节奏快,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校举行名师、骨干大课堂活动,高涵、冯丽娟老师上了教学观摩课,旨在引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强调“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高涵老师的单元阅读,四课3并作一课来上,课堂教学容量大、节奏快,重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冯丽娟老师

7、成功运用我校的三分之一自主导学模式,先学后导,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引导,重视学生由具体思维方法向抽象思维的转变。为学生即将学习初中知识做好了学习方法引导。4、主管教学的领导做好毕业班试卷的审定工作。我校主管教学的领导,亲力亲为,做好毕业班的把关工作,后勤保障工作。为了使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刘校长对毕业班的教案,每一份毕业班练习试卷进行了审定,从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知识内容给老师指明了方向,教务处也为毕业班开绿灯,打印教案、试卷都是优先进行,保障毕业班复习的顺利进行。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