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逐课复习.doc

四上逐课复习.doc

ID:50475559

大小: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9

四上逐课复习.doc_第1页
四上逐课复习.doc_第2页
四上逐课复习.doc_第3页
四上逐课复习.doc_第4页
四上逐课复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上逐课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要点复习第八单元:1、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30电脑住宅31飞向蓝天的恐龙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2、《呼风唤雨的世纪》要点(1)发明与发现的区别发明:创造新的事物,原来没有。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以前有的)(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形容20世纪的科学技术变化快,变化大。(3)“呼风唤雨”指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可以支配自然3、《飞向蓝天的恐龙》要点(1)第4自然段恐龙的演变过程(2)第1段词语搭配(3)辽西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恐龙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被称为“

2、点睛”之笔。4、词语盘点、日积月累5、多音字:6、正音:潜qián崭zhǎn7、组词:懒(懒惰)架(书架)赖(依赖)驾(驾驶)幼(幼儿)连(连接)幻(幻想)联(联系)9恐:恐龙、恐怕、恐惧第七单元1、课题: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7乌塔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点(1)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2)文中写了三

3、件事:听伯父说“中华不振”;在租界地亲眼看见中国人受尽欺凌却不敢说理,感受到“中华不振”;修身课上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三件事分别用过渡句和过渡段连接(句:6段最后一句、第九段)(4)崛起:兴起。(5)周恩来之所以要“为”,是因为他看到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感受到只要是“中华不振”就会遭人欺辱。(6)清晰的是思想,坚定是信念。(7)惩处(chǔ)3、《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要点(1)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

4、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2)从文中体会到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3)干净:指句子简洁明白,不啰嗦。规范:指语言标准、典范。9拂:轻轻地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4、《乌塔》按事情发展顺序所写。5、书信格式。6、词语盘点、日积月累7、正音:惩处、肇事、铿锵有力、融洽、摇曳、堪称楷模、惬意、语塞、逻辑、分析、受益匪浅、8、组词澡(洗澡)躁(急躁)噪(噪音)燥(干燥)第六单元:1、课题20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5、广陵送元二使安西21搭石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3卡罗纳24给予是快乐的1、古诗要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作者:李白其他作品:《望庐山瀑布》《古朗月行》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借景抒情)(2)解词:故人:老朋友。之:去,到。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好像浮动的烟雾。孤:孤独。尽:尽头,这里指消逝。唯:只。流:奔流。《送元二使安西》1、作者:王维其他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9(1)借分手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第一句写与老朋友告别的时间、地点、环

6、境。(2)解词:使:出使。浥:湿润。更尽:再饮完。其他送别诗:王维《山中送别》高适《别董大》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3、《搭石》要点(1)文章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3个)(2)感受“美”的语句。(3)第四自然段分层总分、并列(1)第五自然段: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借物喻人)4、《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要

7、点(1)两岸青年相聚的场景(2)宝岛台湾与大陆虽然被台湾海峡所隔,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是无法割断的,这种血脉亲情就是“跨”,这座用爱心架起的生命桥一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5、词语盘点、日积月累6、正音:绾裤、人影绰绰、骨髓、血脉、暂时7、组词涨zhǎng涨潮Zhàng涨红9第五单元1、课题17长城18颐和园19秦兵马俑2、《长城》要点(1)知道城墙、垛子、城台的位置和作用。(2)第三段连动:站、踏、扶、想。(3)“伟大的奇迹”:长、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独一无二、靠双手建造。(4)世界遗产:文化:故宫、孔府。孔庙。孔林、

8、丽江古城自然: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自然文化:武夷山、黄山、泰山风景名胜区3、《颐和园》要点(1)过渡句,承上启下作用(2)文章结构:总分总4、词语盘点、日积月累5、正音:瞭望、颐和园、血汗所向披靡、鸟瞰、魁梧、炯炯有神、惟妙惟肖6、组词:隔:隔离、融:融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