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赵英勋 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4(汽车行驶平顺性).ppt

汽车运用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赵英勋 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4(汽车行驶平顺性).ppt

ID:50490985

大小:490.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3-09

汽车运用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赵英勋 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4(汽车行驶平顺性).ppt_第1页
汽车运用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赵英勋 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4(汽车行驶平顺性).ppt_第2页
汽车运用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赵英勋 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4(汽车行驶平顺性).ppt_第3页
汽车运用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赵英勋 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4(汽车行驶平顺性).ppt_第4页
汽车运用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赵英勋 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4(汽车行驶平顺性).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汽车运用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赵英勋 第一章汽车使用性能4(汽车行驶平顺性).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汽车振动与人体反应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1-5汽车行驶平顺性一、汽车振动与人体反应1.定义汽车行驶平顺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能保证乘员在所处的振动环境里具有一定的舒适度,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无损的性能。它又称为乘座舒适性。随着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汽车行驶平顺性是现代高速、高效率汽车的一个重要性能。2.汽车行驶时的振动振动系统弹性元件、阻尼元件、质量。振动原因路面的不平与冲击汽车转动件的不平衡发动机不平稳运转振动输出车身振动、车身传给人体加速度

2、、悬架弹簧挠度弹性元件减振器车架车轴3.人体对振动的反应振动的反应过程振动的最敏感频率范围上下振动:4~12.5Hz水平振动:0.5~2Hz内脏器官产生共振频率范围:8~12.5Hz脊椎系统影响很大的频率范围:8~12.5Hz适应的振动频率人们对步行时身体上下运动的这种振动是适应的,其振动频率约为60~85次/min(1~1.4Hz)。当振动频率低于0.6Hz时,人们有晕车的感觉,当振动频率过高,则有明显冲击的感觉。4.振动评价客观评价、感觉评价根据乘员舒适程度(人体对振动的响应)及其评价指标(加速度均方根值等

3、)评价汽车振动。二、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1.平顺性评价指标人体对汽车振动的反应是汽车振动频率、强度、振动方向及振动时间的综合作用结果。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ISO2631《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评价指南》。ISO2631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中心频率1~80Hz振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暴露极限它是指人们在振动环境里可以承受的振动量上限。当人们承受的振动强度在这个极限之内,将保持健康或安全。疲劳—工效降低界限它是指人们在振动环境里因持续振动造成疲劳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

4、的振动界限。当驾驶员承受的振动强度在此界限内时,能准确灵敏地反映,保持正常驾驶。舒适-降低界限它是指人们在振动环境因持续振动导致舒适程度下降而不令人满意的振动界限。当乘员承受的振动强度在此界限内时,其主观感觉良好,能顺利完成吃、读、写等动作。ISO2631人体对振动反应的“疲劳一工效降低界限”垂直方向ISO2631人体对振动反应的“疲劳一工效降低界限”水平方向其他界限标准另外两个界限的振动允许值随频率的变化趋势完全与上图相同,只是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允许值不同。其中,“暴露极限”为“疲劳-工效降低界限”的2倍(增加

5、6dB);“舒适-降低界限”为“疲劳-工效降低界限”的1/3.15(降低10dB)。2.平顺性评价方法1/3倍频带分别评价法总加权值评价法其他评价方法利用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暴露时间关系评价利用加权振级与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关系评价加权振级、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人的主观感觉之间的关系/(m/s2)/dB人的主观感觉<0.315110没有不舒适0.315~0.63110~116稍有不舒适0.5~1.0114~120比较不舒适0.8~1.6118~124不舒适1.25~2.5122~128很不舒适>2.0126极

6、不舒适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限值评价指标大、中型客车轻型客车旅游团体、长途城市高级普通空气悬架非空气悬架/(m/s2)≤0.4595≤0.7079≤1.0274≤1.1220≤0.6833≤0.8123/dB≤113.0≤117.0≤120.0≤121.0≤116.5≤118.0舒适降低界限TCD/h≥2.5≥1.0≥0.5≥0.4≥1.2≥0.8三、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因素悬架悬架刚度及弹性特性减小悬架刚度,降低固有频率式中f0―车身固有频率(Hz);C―悬架刚度(N/mm);G―悬挂重力(N);g―重力加速度,

7、g=9810mm/s2。1.汽车结构方面前后悬架刚度应匹配采用非线性悬架,即变刚度悬架对于载荷变化较大的公共汽车和载货汽车尤为有利。悬架阻尼悬架系统的阻尼主要来自减振器、钢板弹簧叶片之间的摩擦以及轮胎变形时橡胶分子间的摩擦。阻尼的作用是使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减小传递给乘员和货物的振动加速度,缩短振动时间,改善行驶平顺性。还能改善车轮与道路的接触状况,防止车轮跳离地面,提高操纵稳定性。相对阻尼系数ψ压缩行程小;伸张行程大越野车大;其他车小轮胎轮胎的径向刚度适当减小轮胎径向刚度,可以改善行驶平顺性。比如采用子午线轮

8、胎,径向刚度减小,轮胎的静挠度增加,行驶平顺性得到改善。但轮胎刚度过低,会使侧向偏离加大,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轮胎的展平能力悬挂质量悬挂质量的分布应尽量使悬挂质量悬挂质量增加,平顺性变好,减少则平顺性变差。为此应采用等挠度悬架。M1M2M3L1L2座椅座椅的布置接近车身中部的座位,振幅较小,前、后两端的座位振幅较大,在相同频率下,乘员感受到的振动加速度就不一致,所以轿车的座位均布置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