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ppt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ppt

ID:50494379

大小:92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09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ppt_第1页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ppt_第2页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ppt_第3页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ppt_第4页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细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王欣欣一、细菌的分离1、从混杂微生物中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分离。2、分离的目的在于从被检材料中、或者从污染的众多杂菌中分离出纯的病原菌。1)病料采集病料:疑似细菌性疾病的水产养殖动物以鱼为例,常见症状:体色发黑,体表溃烂、充血、粘液增多,鳃、鳍破损,内脏红肿,腹水,眼球凸出或浑浊,肛门红肿等等。活体病料→应考虑病原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部位(上述症状)病料死后→应立即采集,越早越好鱼的解剖结构:2)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是指在环境中一切有生命活动的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及其芽孢或孢子都不存在的状态。微生物

2、研究过程中,既要避免各种外界的微生物进入操作对象又要杜绝操作对象污染周围环境的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是对微生物学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形成无菌操作素养。不论何种情况下,头脑中都应该有这个概念。无菌操作贯穿于整个分离过程,例如:病料的采集、器材的准备、具体的操作。所用器械及物品均应事先灭菌备用,金属器具包装后高压灭菌或煮沸30min,玻璃器皿可高压灭菌也可干热灭菌,胶皮塞、培养基等则要高压灭菌。3)细菌分离工具:接种环(接种前后都要严格过火灭菌)接种环境:无菌操作台接种方法:平板划线*以左手持平板,中指、无

3、名指和小指托着平板底,拇指和食指打开上盖,使盖与底成30º角,以便划线。*右手握接种环,先灭菌铂丝部分,待丝烧红后,再于火焰上灭菌金属棒部分。把接种环上的病料涂在培养基一侧,一般作5-8次划线。将环上的多余细菌材料烧掉后,从第1次划线引出第2次划线;再从第2次划线引出第3次划线,如此反复3-4次划线后,即可把整个平板表面划满,注意每一次划线只能与上一次划线重叠,这样就可在最后的1-2次划线上出现多量的单个菌落,以便进行纯培养。具体操作:取病料,将体表的泥沙等杂物用清水冲洗干净取干净托盘,将病料置于托盘中托盘置于工作台上

4、,接种前准备好酒精灯、接种环、酒精棉球、解剖刀、剪刀、镊子等。事先作好准备工作,把所用的物品器械摆好解剖病料,将接种环烧红冷却后接触病变部位,平板划线。如体表创伤溃烂部位,病变内脏。腹水可直接涂布平板平板置于28℃恒温培养箱培养24h,观察细菌生长状况(注意:操作台在使用前后都需要用酒精棉球擦拭台面,保持操作台的整洁)二、细菌的培养培养基:培养基是指由人工方法配合而成的,用于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别、研究和保存菌种用的混合营养制品。培养基的种类①基础培养基: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可作为一些特殊培养基的基

5、础成分(普通营养琼脂)②加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如血液/血清、酵母浸膏或生长因子等);用以培养对营养要求高的微生物(2216E)③选择培养基:利用细菌对某种或某些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这类物质,利于所需分离的细菌生长,而抑制不需要的细菌生长,从而达到分离某种微生物的目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利:一种定量检测鳗弧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及其制备)【利用鳗弧菌对氨苄青霉素的抗性】④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含有某种特定化合物或试剂的培养基。某种细菌在这种培养基上培养后,产生某种代谢产物,能与这种特

6、定化合物或试剂发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反应;从而达到区分不同的微生物。(TCBS)病料在接种培养基后,经过一段时间,应检查其生长状况。首先用肉眼检查有无细菌生长;若有,则需进一步检查菌落是否纯一。形态特征包括:大小、形状、突起或扁平、凹陷、边缘(光滑、波形、锯齿状、卷发状等)、颜色(红色、灰白色、黄色等)、表面(光滑、粗糙等)、透明度(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等)和粘度等多数情况下,沿划线生长较多的菌落,是待检病原菌的可能性较大;少数零散分布或不在划线上生长的菌落,多为杂菌。为慎重起见,可挑选若干个可疑菌落分别进行划线,进一步

7、纯化培养如果需要扩大培养,可挑取单菌落接种至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三、细菌的鉴定一)传统方法:常规宏观菌落形态学观察,主要观察菌落在其适合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细菌的个体形态学观察,即通过显微镜观察。形态学鉴定辅以生化试验在细菌鉴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化鉴定管、药敏实验等)二)仪器的自动化鉴定:VITEK系统、MIDI系统、BIOLOG系统、SENSITITRE系统、AUTOSCEPTOR系统以及MICROSCAN系统等(ATBExpression)三)分子生物学方法:基因测序、指纹图谱技术、基因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反应(

8、PCR)、GC含量测定等生化鉴定管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尽相同,对营养基质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样,因而代谢产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区别,可供鉴别细菌之用ATBExpression:自动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鉴定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是核酸检测技术,包括基因测序、指纹图谱技术、基因探针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