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作业-教案《雨的形成》.doc

科学作业-教案《雨的形成》.doc

ID:50496901

大小:37.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9

科学作业-教案《雨的形成》.doc_第1页
科学作业-教案《雨的形成》.doc_第2页
科学作业-教案《雨的形成》.doc_第3页
科学作业-教案《雨的形成》.doc_第4页
科学作业-教案《雨的形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作业-教案《雨的形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雨的形成》科学课教案保定--定州学号1013001267515姓名王素会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能独立提出要研究问题的假设。能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研究。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能根据漫画写一篇科普短文,向其他人介绍水的三态变化。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凝结。能举例说出有些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能分别举例说明物质的可逆变化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愿意关注科学技术(人工降雨)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重点:创造条件,使学生尽可能独立地探究雨的成因。课时安排:安排2课时。小水珠从哪里来?活动目

2、标:能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能对生活中出现水珠的现象的原因进行假设。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做凝结。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时,让学生在教材插图的启发下,再列举更多的类似现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果条件许可,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研究凝结现象的兴趣。 2.当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体验后,试着让学生针对“小水珠”形成的原因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出现小水珠?”,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解释与本组其他同学交流,并简要记录下来。 3.组织全班的交流时,学生一般会很容易想到“小水珠”与水蒸气

3、有关,对水蒸气又是怎样形成小水珠的就不一定清楚了。因此,安排一组对比实验。雨的形成活动目标1.能在探究水珠形成的基础上,设计、制定本组“雨是怎样形成的?”。研究计划,包括对雨形成的原因提出假设。2.能独立地通过实验探究雨的形成。3.愿意用多种方法和材料探究雨或雪的成因。4.能举例说出有些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5.能举例说明可逆的变化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6、愿意关注科学技术(人工降水)的发展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活动过程:1.学生经单元的学习,再加上平时积累的大量感性经验,已经基本具备了探究雨的形成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面对一张几乎全是空白的研究计划表,教师放开给学生一次尝试

4、独立探究的机会。2.学生的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可分制定计划和实际操作两部分进行。完成活动1后,即可让学生分组制定探究计划,教师先不做统一指导,可直接到各组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用提问的方式帮学生理清思路。如: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你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怎样得到足够多的水蒸气呢?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冷的条件?如果学生确实无法提出比较合理的假设,可让他们读一读单元页中的小诗,看看是否能得到一些启发。 3.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实际操作。为保证实验的成功,教师课前了解学生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课上要组织各组学生交流探究计划,提出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当学生分别对自己的计划修改

5、完善后,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实验完成后,要组织学生就实验的设计及效果进行交流,共同分析带有共性的问题。 4.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人工降水”,进一步增强对雨的形成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人工降水)的发展和利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如改善干燥的环境。 5.活动最后,让学生联系本单元的其他课,谈谈水的三态间是如何变化的。然后阅读教材中的小结,并交流还知道哪些物质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哪些变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如蜡烛→烛油,铁→水,为后面“有趣的变化”单元做铺垫。模拟雨的形成实验在量筒内造雨器材:量筒、装有冰块的透明塑料袋、保鲜膜、热水、小水桶。步骤: 1.向量筒中加入一半的

6、热水,用保鲜膜封住筒口。 2.将装有冰块的塑料袋放在量筒上方。 3.5分钟后,移开冰块,可以观察到保鲜膜下方有水滴形成,水滴顺着筒壁流下来。模拟降雨   器材:碎冰1000克、直径为20厘米左右的铝盘、铁架台、三角架、铁丝网、酒精灯、烧瓶、橡胶塞、玻璃管、水。步骤:   1.将上述器材按图1所示装置,铝盘距盆约40厘米。2.用酒精灯对盛水烧瓶加热,当烧瓶中水剧烈沸腾后,将蒸气喷嘴斜对铝盘底,水蒸气遇到盛冰铝盘便凝结成水珠;随着水珠的增大,它们就会像下雨一样落到盆里。写一篇科学童话活动目标: 1.能根据漫画写一篇科普短文,向其他人介绍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2.能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

7、造力,写出有一定根据的科学童话。 3.在短文中能尽量用到一些有关物质状态变化的科学术语。 活动过程: 1,本活动在课外进行。学生写作的体裁和形式可不受教材限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2.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34页每一幅插图,切实懂得每一幅图的含义,以保证学生作品的科学性。 3.在理解每幅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创设一些合理的情景和故事情节,编写科学合理、生动形象的童话或短文,要能体现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河水或湖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增多到一定程度,遇到冷空气开始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