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一章教案.doc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教案.doc

ID:50496962

大小:58.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09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教案.doc_第1页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教案.doc_第2页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教案.doc_第3页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教案.doc_第4页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管理学原理第一章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管理学》原理及案例之一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的必要性什么是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虾,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1、管理的目标<故事1-1>马和驴的故事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以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匹驴,它们是好朋友。这匹马在外面拉车,驴在屋里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出发经西城前往,印度政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它那位驴老弟。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让驴目瞪口呆,惊叹到:“你有那么多的见闻啊,那么遥远的道路,我想

2、都不敢想。”马说:“其实,我们走的路程都差不多,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并始终如一地朝着目标前进,所以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你却被蒙住了眼睛,年复一年围着磨盘转,所以始终走不出这个狭缢的天地。”一个组织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而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的,组织的目标就是管理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管理。就象那匹马,只有服从了玄奘大师取经的目标,才是有它本身的价值。2、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项基本工作。不过,对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有不同的履行程度和重合,入图所示:<故事1-2>木桶和石块、沙

3、子一天,老师为商学院的一群学生做了一个实验。它首先把大石块一一放进一个大木桶里,直到盛不下为止。它问学生:“木桶装满了马?”学生回答:“满了”。老师又把一堆小石块倒进去,并将桶摇了一摇,小石块填满了大石块的缝隙。他又问学生:“现在装满了吗?”又些学生小声道:“可能还没有。”老师又将一堆沙子倒了进去,又摇了一摇木桶,沙子填满了小石块的缝隙。他再一次问学生:“装满了吗?”这次学生已经明白了实验的用意,大声说:“没满。”最后老师又将水倒了进去,水用充满了沙子的缝隙。老师又让学生将程序反过来把这些水沙子和石块放进木桶,结果无论怎

4、样都无法将这些东西再放到木桶里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仅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项管理工作的顺序不能颤抖,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作用也不能混淆。否则,组织的目标就难以实现3、管理的本质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者通过他人并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组织的目标,如果一个管理者把大多数实践和精力都用于从事具体作业,或者把所有权利都集中到自己手上,那他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故事1-3>子贱放权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到任以后,他并不是忙于政务,却时常弹琴自娱,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的紧紧有条,民兴

5、业旺。这使那位卸任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1-4〉吴牛问喘汉代有一位椒丙吉的宰相,在外出巡视的路上遇到杀人案件豪不予理睬,后来看到一头牛再路边不停的大口喘气,却立即停下来仔细调查随从觉得很奇怪,问为什么人命关天的大事你不理会却关心牛的性命,丙吉说,路上杀人自有地方官吏去关,不必我去过问;而平异常喘气,就可能引发瘟疫等关系民生疾苦的问题,这些问题地

6、方官吏和一般人又往往不太注意,因此我要查问清楚。这则“吴牛问喘”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把“杀人时件”看成例行事项,把“牛喘”看作例外事项,那么这里就有一个例外管理原则再里头,即高层管理者应将例行事项授权给下役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故事1-5>事必躬亲的诸葛亮在人的眼里,三国时蜀国的宰相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并是非常勤政,连他自己都说:“鞠躬尽瘁,死而后矣”。但是他也有一个缺乏,就是必躬亲,不相信别人,比如对待李严李严在刘备眼里,其才能仅次于诸葛亮,临终时说:“严与诸葛亮并矣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督护

7、,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目的很明确,刘备时让诸葛亮在成都辅刘祥主政务,让李严屯永安拒矣并主军务,诸葛亮秉政后,本应充分发挥好李严等人的作用,然后他仍是事无原细,都要经己过问,惹得李严老大不高兴,矛盾日渐加深。后来诸葛亮矣第五次北线为借口削了李严的兵权,调汉中做的后勤工作。后来又中运整事件,“废严为民,徒祥勤郡”,自己亲自担任运粮管,结果导致五大原对峙旷久,军心涣散。司马懿闻后断言:“竞将死矣”。果如其言,不久诸葛亮就被活活累死了。二、管理的二重性1、自然居性和社会居性<故事1-5>擦玻璃的学问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在一家清

8、扫公司打工,上班第一天,老板问我会不会擦玻璃?我心想:真是小看人,我从小学到中学,每次周六大扫除都要擦玻璃。于是回答:会。老板说那你把这个窗户的玻璃擦擦给我看。我用了半个小时时间把这个窗户的玻璃擦干净了。老板说,你再看我给你擦玻璃。她只用了十分钟就把另一个窗户的玻璃擦干净了。原来我们擦玻璃的方法不同。我十把抹布洗干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