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三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识字三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ID:50498518

大小:40.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9

识字三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识字三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识字三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识字三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识字三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识字三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识字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鳌头镇第二中心小学张伟琼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三》教材分析:《识字3》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教学本课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学情分析: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识字课并不陌生,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从而更好地识字。设计理念:生

2、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来识字、朗读,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目标: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

3、兴趣,多种识字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对子意识。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点: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联系实际识字。依据:1)文本:文本内容本身出现的生字大部分都是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名称。2)教学用书:建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践来识字。3)评价标准:建议引导学生能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换词或借助实物、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2、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依据:1)文本:文本内容本身以对子形式出现。2)教学用书:学习目标中要求引导学生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3)单元之间

4、的联系:后面《识字七》的内容形式和本课内容形式都是以对子的形式出现。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今天,我想去美丽的大自然中走一走,小朋友想不想和我一起去呢?那就出发吧!2、出示图片,提问学生看到了什么?3、相机出示:晨雾、白霜、朝霞、夕阳、蜜蜂、蝴蝶、李树、杨树、蓝天碧野、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生字注音)二、自主识字1、过渡:同学们说得真棒!这些词,你会读吗?2、展示读词:读一读,认识哪个读哪个,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词的。3、认读词语:A、自由读词B、指名读词C、正音(重点指导:朝、蜂、紫)。D、交流读词:根据大家提的几点建议,请你

5、们再读读。和同桌组成学习伙伴,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如果同桌读得好,你就表扬他;如果同桌读时有困难,请你帮助他。E、齐读。4、识记生字。A、自主识字:这些字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  B、同桌交流。C、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加一加、合一合等识字方法记字。)D、游戏巩固:同学们都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按照老师的要求,找到相应的生字,然后读出来。师:带有雨字头的字。生:雾、霜、霞。师:带有虫字旁的字。生:蝶、蜂。师:带有木字旁的字。生:李、杨。E、质疑:认真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相机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中带有雨字旁的

6、字跟雨有关,虫字旁的字跟昆虫有关。木字旁的字跟植物有关。)F、检查识字情况:出示晨雾、白霜、朝霞、夕阳、蜜蜂、蝴蝶、李树、杨树、蓝天碧野、万紫千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图词结合片,让学生读词。【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要贯彻多认少写的识字教学原则,讲究教学方法,以减轻学生负担。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新课标》当中提到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更易于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而本课刚好这些生字词都是非常直观的景物,所以

7、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识字更有效果。】三、读文感悟1、过渡:有一篇课文把这些词进行了有趣的组合,想不想读一读?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用彩色笔涂出生字词,多读几遍。3、齐读。4、引导发现课文是以对对子的形式出现。A、读了以后,你有什么发现?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课文中这种有趣的组合,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叫做对对子。5、师生交叉读:老师读前半句,你对后半句,好吗?(读完一遍后,再交换读。第二遍边拍手边读。)6、生生交叉读:现在可以下位找你的好朋友来玩对对子,玩的时候也可以拍拍手。7、扩展活动:A、扣点练习:我会对。黑对()里对()高对()粗对()远

8、对()古对()明对()早对()有对()出对()前对()左对()B、学着课文中的样子,也出对子让小伙伴对一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