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学案.doc

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学案.doc

ID:50499948

大小:41.7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9

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学案.doc_第1页
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学案.doc_第2页
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学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语文学案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学习目标:1、了解意象题的考查类型。2、掌握意象题的解题步骤及方法。3、把握古代的常用意象。学习过程:一、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熔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诗歌意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诗歌意境:是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形象的境界。■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临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二、考查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

2、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三、例题解析【高考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问: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作者借助这些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总结:意象意境题的答题步骤。四、练习【练习一】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问:在诗中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意象)?这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高二语文复习案第3页(共3页,含答案)高二语文学案【练习二】阅读下

3、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练习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梦回林景熙梦回荒馆月笼秋,何处砧声唤客愁。深夜无风莲叶响,

4、水寒更有未眠鸥。问:本诗的景物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练习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4分)答柳恽①吴均(南北朝)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②。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③。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注]①这首诗是吴均与朋友柳恽的赠答之作,此诗源于柳恽要出门远行而作了《赠吴均诗三首》,吴均这首诗正是答他的诗而作。②催轴:即催车上路。这两句也是说晓行露宿,饱尝风霜之苦。③原陆:高原和平陆。这两句是说,你这一去远隔高原和平陆,究竟去到哪里呢?问:本诗的第三至六句选取哪些意象?描绘了

5、怎样的景色?【练习五】(2009·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江行  〔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问: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高二语文复习案第3页(共3页,含答案)高二语文学案鉴赏诗歌的意象意境(参考答案)【总结:意象意境题的答题步骤】构成意境(知人论世)→感情(+手法)意象特征【高考题案例】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

6、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练习一】作者描写了月亮、乌鸦、满天霜、渔火、江边枫树、寒山寺、钟声、客船等景物,营造一种凄凉、清冷、孤寂的氛围,构成一幅独自一人漂泊在外、夜半难眠的画面,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悲愁满怀的思乡之情。【练习二】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和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特点。【

7、练习三】诗中描写了“荒馆”、“月”、“砧声”、“莲叶”、“鸥”等景物,营造一种幽寂、荒凉、冷清的氛围,凄凉悲怆。表达了作者愁肠百结、乡思无限、孤独、寂寞、伤感之情。【练习四】选取“秋月”、“层岭”、“寒风”、“高木”、“雾露”、“关山”等意象,勾勒了一幅凄清幽冷的图景。【练习五】颔联包含了残雪、大雁、新月、潮水等意象,描写了一幅江行所见的凄迷苍茫的景致,岸边白雪残存,江潮汹涌上涨,天空雁阵断绝,只有一弯新月高悬,景中寄寓了诗人羁旅之情、思乡之感。高二语文复习案第3页(共3页,含答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