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光合作用(Ⅰ)新人教版.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光合作用(Ⅰ)新人教版.docx

ID:50501306

大小:211.5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9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光合作用(Ⅰ)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光合作用(Ⅰ)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光合作用(Ⅰ)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光合作用(Ⅰ)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光合作用(Ⅰ)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10光合作用(Ⅰ)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限时集训10光合作用(Ⅰ)1.(2019·济南模拟)如图是叶片中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试判定甲和乙分别为何种色素(  )A.叶绿素a、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叶黄素、叶绿素aD.叶绿素、类胡萝卜素D [根据曲线分析可知,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乙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甲为叶绿素,乙为类胡萝卜素,D正确。]2.(2019·湖北黄冈调研)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较多B.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条最上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C.色素带的宽窄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D.滤纸条上没

2、有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A [叶绿体色素中绿色的叶绿素含量占到3/4,所以提取液呈绿色,A正确;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所以处于滤纸条最上方,B错误;色素带的宽窄反映了色素含量的多少,C错误;用黄化叶片进行绿叶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时,仍然会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色素带,D错误。]3.(2019·成都二诊)科学家恩格尔曼在证明光合作用放氧部位是叶绿体后,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从这一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红光和蓝光对好氧细菌有吸引作用B.好氧细菌喜欢

3、聚集在氧气含量少的光区C.叶绿体主要吸收绿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D.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D [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主要说明这两个区域有氧气产生,A项错误;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需要消耗氧气,所以喜欢聚集在氧气含量多的光区,B项错误;该实验中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说明红光和蓝光部位有氧气产生,而氧气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产物,所以该实验说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C项错误、D项正确。]4.某同学模拟科学家萨克斯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做法如下:先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

4、小时进行“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余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不合理的是(  )A.本实验设置了对照组B.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表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C.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D.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能将CO2转变成了淀粉D [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曝光组为对照组,遮光组为实验组;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表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先将绿色叶片放在黑暗处处理数小时,目的是为了让叶片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达到无淀粉

5、状态;实验现象表明,叶片的未遮光部分遇碘变蓝,说明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没有淀粉产生,所以,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产生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但该实验无法证明叶绿体能利用光能将CO2转变成淀粉。]5.(2019·湖北模拟)研究者使用同位素18O标记水和碳酸氢钠中的部分氧原子,加入三组小球藻培养液中,记录反应起始时水和碳酸氢钠中18O的比例,光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起始时水中18O的比例(%)起始时HCO中18O的比例(%)释放的O2中18O的比例(%)10.850.4

6、10.8420.850.550.8530.850.610.85A.18O2是在小球藻叶绿体的类囊体上生成的B.HCO可为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CO2C.HCO中18O的比例不同导致放氧速率不同D.释放的O2中18O比例与水相近,推测O2来自水C [HCO中18O的比例不同不会造成放氧速率不同,造成放氧速率不同的原因是碳酸氢钠的浓度。]6.用高速离心机打碎小球藻细胞,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本实验(  )A.目的是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碳反应)的条件B.目的是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传递和转换C.过程中释放的氧气中可以检测到放射性D.是用同位

7、素示踪法研究由CO2合成糖类的过程D [根据光合作用过程分析,CO2中C首先固定在三碳化合物中,之后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因此用14C标记C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O2合成糖类的过程,D项正确。]7.(2019·烟台期末)Rubisco是植物细胞内参与光合作用CO2固定的酶。下表是不同温度对两种水稻中Rubisco酶活性(umol·mg-1·min-1)影响的有关数据。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水稻品种21℃30℃两优1.130.80丰优1.070.79A.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B.Rubisco催化C3和CO2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