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医易文化诠释四则电子书.pdf

p医易文化诠释四则电子书.pdf

ID:50501385

大小:189.4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6

p医易文化诠释四则电子书.pdf_第1页
p医易文化诠释四则电子书.pdf_第2页
p医易文化诠释四则电子书.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p医易文化诠释四则电子书.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甄潘匿i强万方数据口臧守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355)关键词:“四卦”;医理;诠释中图分类号:R2:R-05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673-6281(2008)02-0032-02医、易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医易同源、医易相通,以《易经》中的词汇命名药物、方剂、医籍,以易象、易理阐发、说明医理等现象大量存在。本文仅从《泰》、《豫》、《:蛊》、《无妄》等四卦的角度联系相关中医理论文化进行探讨。《泰》卦象征天、地交和亨通的局面,人身为一小宇宙、小天地,是大宇宙、大天地的缩微,因此人体也可以

2、用《泰》卦象征。如元·杨璃《山居新语》中说:“人中者,以自此而上,眼、耳、鼻皆双窍;自此而下,口及二便皆单窍,成一《泰》卦也。’什么意思?“人中’’是一个穴位名,在鼻下上唇上,“人中”以上部位的鼻、耳、眼都是双窍,“人中”以下部位的口、尿道口、肛门都是单窍。因为《泰》卦上坤下乾,上坤为中间断开的三阴爻,下乾为中间连接的三阳爻,因此恰好可以用《泰》卦上坤象征人的鼻、耳、眼,下乾象征口、尿道口、肛门。中国古代思想认为,自然万物的生生灭灭就是气聚气散的结果,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例外。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说:“人以天地之

3、气生。”《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从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就是由气交情况决定的,气交好,就有了健康和长寿的基础;气交不好,天地上下不通气,就谈不上健康长寿。人气交的部位在口鼻之间的人中。所以,古代的相术家看人的寿命长短,就是观察人中部位。人中深、长、广,即《泰》卦的格局,表明气交好,健康长寿;反之,即牾》卦的格局,意为气交不好,不可能健康长寿。所以,人昏过去,生命危急时,很多人都知道去掐按人中。这么一掐,往往就苏醒过来,转危为安了,为什么呢?就是气交的道路疏通,由《否》转《泰》了。鑫

4、一年第2期鳓卦六五说:“贞疾,恒不死。’’恒,长久的意思。爻辞意为:占问疾病,遇上这一条,长久不死。《豫》卦是阐述欢乐之道的。讲“乐”的问题为什么又转到疾病上去了呢?因为过度的逸乐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反而有害。《孟子·告子》中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哒里的“于"是由于、因为的意思,是说人由于忧患而生,因为安乐而死。这话不是随便说的,而是有其医学依据的。中医学认为,情绪的偏失偏盛,超出人体的正常适应能力,会进而引起气血功能的紊乱失和,导致生理疾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5、。”“乐’可归于其中的“喜”。过度的喜悦、欢乐不仅伤心,而且致人疯狂、猝死。前者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考了一辈子的进士,最后好不容易考中,长期的郁闷一下子爆发出来,因喜极而狂癫;后者如《说岳全传》中的牛皋,在活捉了金兀术后骑在他背上大笑不止而死。中医又讲,喜伤心者,以恐胜之。这种方法也称为惊恐疗法,适用于精神兴奋、狂躁的病证。上面讲到的范进狂癫后,就是被他当屠夫的老丈人一掌打好的。又如《洞溪医书》记载某人科举中了状元后,告假还乡,途中突然病倒。医生诊断后说:“你的病治不好了,十天内就要死亡,快抓紧时间回家吧,还来得

6、及与家人见上一面。”状元听后惊恐交加,日夜兼程赶到家中,七天后却安然无恙。后来医生派仆人送来一封信,在信中告知其真相说:“你自从及第之后,由于过度喜悦而伤心,药物无法治疗,因此用死亡来恐吓你,才治愈了你的病。”过度的安乐,其危害犹如罹病在身,因此爻辞由安乐联想到疾病。但安乐对于人的危害毕竟不同于疾病对人体的危害那么直接,而是潜移默化、日渐消磨人的精神、意志,进而窒息人的生命,相对于疾病直接地危及人身,■濉闭万方数据这是一个相对长久的过程,因此说“贞疾,恒不死”。佐传·昭公元年》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

7、和视之,日:“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赵孟日:“何谓蛊?”对日:“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调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春秋战国时期,晋平公患病,请秦国一个名叫“和”的医生前来诊治。医和诊断了晋平公的病情以后说:“疾如蛊。曙国的大臣赵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于是有了上面这段对话。这是中医史上第一个以易象解释疾病的例子。这段文字曾入选《医古文》第六版以前的教材。对于其中的“是谓近女室,疾如蛊”句,大家争论得不亦乐乎,发了不少的文章,不同观点迭出,不一一罗

8、列。六版教材注云:“清代王念孙认为‘室’当为‘生’之误,应作‘是谓近女,生疾如蛊’。女、蛊为韵。下旬食、志、佑为韵。可从。”的确,王念孙是训诂大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所有的见解都正确,不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说“女、蛊为韵。下旬食、志、佑为韵”也不足为确证,因为上面所引这段文字不是诗歌,古人讲话时不一定要句句押韵。依我看,此句应断为“是谓近女,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