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哲学思想ppt课件 (2).ppt

孔子哲学思想ppt课件 (2).ppt

ID:50504821

大小:3.22 MB

页数:110页

时间:2020-03-14

孔子哲学思想ppt课件 (2).ppt_第1页
孔子哲学思想ppt课件 (2).ppt_第2页
孔子哲学思想ppt课件 (2).ppt_第3页
孔子哲学思想ppt课件 (2).ppt_第4页
孔子哲学思想ppt课件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哲学思想ppt课件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 孔子哲学思想1主要内容孔子的社会政治立场孔子的“天命观”孔子的“仁学”思想孔子的认知理论孔子及儒家的“孝道”孔子及儒家的“中庸之道”孔子的理想人格与精神境界孔子的贡献与历史地位2一、孔子生平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陬邑(山东曲阜东南)人。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奠基者之一,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世界文化名人。3(一)孔子名称的由来“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

2、氏。”《孔子世家》孔子出生的具体月日,《史记》上没有明确记载,按照《春秋谷梁传》所载是“十月庚子”,换算为现在通行的公历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4(二)孔子人生际遇——三落三起一落:人生无望,悲惨的童年,屈辱的青年。一起:发愤自学,创办私学,扩大影响,终官费留学,实现人生第一次辉煌。二落:鲁昭公倒台,失去靠山,又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二起:51岁时来运转,一年之内,连升三级,成为人生最辉煌时期。三落:“堕三都”失败,被迫流亡,周游列国,开始了人生最低谷时期。三起:安享晚年,整理古代典籍,终成大器。5二、孔子的社会政治立场(一)以周礼为理想目标(二)坚持礼治,反对法治(三)坚定地维护等

3、级秩序(四)正名(五)对礼的损益6(一)以周礼为理想目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7(二)坚持礼治,反对法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守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qiān),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8(三)坚定地维护等级秩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

4、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9(四)正名“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其手足。’”《论语·子路》10(五)对礼

5、的损益“人而不仁,其如礼何”?“礼之用,和为贵”;他重视礼的实质,而不是它的形式:“礼哉礼哉,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周备)也,宁戚。”《论语·八佾》11HaveABreak!12三、孔子的天命观天是商朝时期自然界和人世间的最高权威,商天子便代表着天在人世间的职权。文武革命,人们发现天命原来是不可靠的,可以改变的,社会不能光靠天、命来维持。周公提出“以德配天”,直接导致了对天命的怀疑。孔子时代,天命观的统治地位已经发生了动摇。天命的绝对权威发生动摇,这样才有可能对天进行客观的观察与思考。13昭公十八年郑国裨灶根据天象预

6、言郑国将要大火,子产批评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伯阳父用阳阴之气解释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14孔子承认天命的存在及其作用“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之言”。“商闻之,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五十而知天命”。“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尞其如命何?”15天能够赏善罚恶“天生德于予,桓魋(zhuī)其如予何?”“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16并不完全受天命观的制约,而是有所修正有时

7、把天视为自然之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有时对虚无缥缈的神灵持怀疑的态度。“赐不受命,亿则屡中。”“子不语怪力乱神。”“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子罕言利,与命与神。”17重人事轻鬼神“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如果重神而轻人,则是放弃主体的努力,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天命鬼神安排,是一种对自己不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