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学感官系统疾病.ppt

老年病学感官系统疾病.ppt

ID:50506878

大小:807.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0-03-14

老年病学感官系统疾病.ppt_第1页
老年病学感官系统疾病.ppt_第2页
老年病学感官系统疾病.ppt_第3页
老年病学感官系统疾病.ppt_第4页
老年病学感官系统疾病.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病学感官系统疾病.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年感官系统疾病学习目标1、说出老年瘙痒症的防治措施2、叙述老年性白内障的病因及防治措施3、解释老年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4、分别叙述老年人耳鼻咽喉常见炎症的防治措施第1节老年瘙痒症一、概述老年瘙痒症(pruritussenilis)是指老年人只发生皮肤瘙痒而无皮肤原发损害的皮肤疾病。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约占全身总重量的15%,总面积约为1.5—2.0㎡,覆盖着整个人体表面,最能反映人体年龄的变化。随着年龄增长,皮肤逐渐出现老化,皮肤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人体衰老的过程。老年人由于体液总量减少,皮肤的水分亦相对减少,易并发多种老年性皮肤病

2、。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内因1、皮肤退行性变2、系统性疾病(1)、肝胆疾病(2)、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3)、恶性肿瘤(4)、神经精神疾病(二)、外因1、环境因素2、药物、食物及毒品3、感染因素三、临床表现1、全身性瘙痒症2、局限性瘙痒症四、诊断依据初发时只有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可做出诊断。更为重要的是寻找引发瘙痒症的可能原因或潜在性疾病,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糖、肝功能、肾功能、血清胆红素、空腹血糖、血尿素氮以及胸片、肝脾B超等。局限性瘙痒症则要进行真菌、细菌、寄生虫学等检查。五、防治措施(一)一般

3、治疗1、防止皮肤老化2、积极寻找病因并根除,不能发现或不能根除者对症治疗。(二)内用药物(三)外用药物(四)物理疗法(五)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六)避免刺激因素第2节老年性白内障一、概述白内障(cataract)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晶状体囊破坏,或使其渗透性增加,失去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其晶体蛋白变性混浊。老年性白内障(senilecataract)是最常见的白内障。其发病系随年龄而增长的趋势极为明显。二、病因病因复杂,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由于老年人晶状体纤维老化,晶状体蛋白性质的改变,晶状体代谢障碍等使晶状体发

4、生明显混浊而形成。与遗传、紫外线、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三、临床表现老年性白内障多为双侧性,两眼先后发病,呈无痛性、进行性视力减退。早期眼前常有固定不动的黑点,亦可有单眼复视或多视症状。四、诊断依据自觉视觉变化结合眼部的系统检查,特别是晶状体的检查,可明确诊断。五、防治措施1.外用药物2.中药内治疗法3.手术治疗第3节老年性青光眼一、概述青光眼(glaucoma)是因眼压升高或视神经血液灌注不足而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严重眼病。青光眼分四大类:原发性青光眼(包括闭角型和开角型)、继发性青光眼、混

5、合性青光眼及先天性青光眼。老年性青光眼(senileglaucoma)多是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因房角关闭,房水排出路径阻断而使眼压升高所形成,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眼病之一,多见于50岁以上的妇女,男女两性之比约为1﹕2。二、病因1、解剖因素前房深度变浅,晶状体的厚度增加,眼球轴长缩短。2、遗传因素具有明显的家族倾向。3、诱发因素情绪波动、精神创伤、过度劳累、天气骤变、暴饮暴食、暗环境长时间工作、看电视、扩瞳药物应用等。三、临床表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按病程分为6个期:1、临床前期2、小发作期3、

6、急性发作期4、间歇期(又称缓解期)5、慢性期6、绝对期四、诊断1、视力急剧下降。2、眼压突然升高,眼球坚硬如石。3、角膜水肿,瞳孔纵形散大,光反应消失。4、眼局部可见混合性充血。5、前房浅、房角窄、或闭塞。6、伴有剧烈的眼胀痛、头痛、恶心呕吐等。五、防治措施明确诊断后应尽早行手术治疗,急性发作高眼压时先用药物将眼压降至正常,缩瞳使房角开放,待炎症消退后采取手术疗法。1、手术治疗临床前期,前驱期或间歇期行虹膜周边切除术(视条件及病情可选用一般术式或激光)。其他期行滤过性手术。2、药物治疗缩瞳剂、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高渗剂等。

7、第4节老年人耳鼻咽喉常见炎症老年人耳鼻咽喉炎症常见的种类和发病率同其他年龄组有所不同,老年人耳部炎症以外耳多、中耳少见,老年人鼻部炎症以慢性单纯性鼻炎多见;咽部常发生慢性咽炎,且以干燥性为多;喉部以慢性单纯性喉炎为多。一、外耳道疖外耳道疖(furuncleofexternalauditorymeatus)又名局限性外耳道炎(circumscrikedexternalotitis)为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毛囊或皮脂腺感染所致。(一)病因:皮肤擦伤和浸渍易致感染,挖耳是最常见的诱因。老年人常因皮肤瘙痒而挖耳。此外,糖尿病、慢性便秘、内分泌紊乱或身体

8、其他部位患疖肿易致本病。(二)临床表现以剧烈耳痛为主,可放射至同侧头部,张口、咀嚼、打呵欠时加重。严重者疖肿堵塞外耳道时听力减退。疖肿破溃,流脓,疼痛则减轻。(三)诊断根据症状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