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

ID:50515079

大小:4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6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3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30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弧形(fú)和谐(xíe)桥墩(dūn)匀称(chènɡ)B.点缀(zhuì)驻足(zhù) 石砌(qì)歼灭(jiān)C.雕镂(lǘ) 池沼(zhǎo)嶙峋(líng)斟酌(zhuó)D.鳌头(áo)藻井(zháo)休憩(qì)伧俗(chā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错误的一项是()(2分)A.轩榭蔷薇湛蓝龙凤成祥B.蟠龙帷幕书斋惟妙惟肖C.孕育绝伦雕刻迥然不同D.掩映玲珑轮廓眼花缭乱3.结合语意,下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2、。(败笔:园林设计的欠缺.)B.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参考价值的样板。)C.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驻足:停止脚步。)D.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化时不同的多种花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寂寞:孤单。)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农村的道路像一些遗弃的绳子,,永远不会有人想起来把它弄直;河流始终妄图躲开人类,;树林是淡青的,它们已由自然繁殖生长改为人工种植,。①被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②把它随便地扔在田野上③村庄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踩住它④却总是在某个拐弯处被村庄踩住⑤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不再能藏

3、匿住任何一个童话了⑥任何一个童话也不能藏匿在这些本已归顺人类的植物中了A.②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⑥D.①④⑤5.填在每个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5①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②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就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各奔东西了。③少林功夫已蜚声海内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不愿意看到功夫商业化和全球化,不希望少林寺成为麦当劳。A.协商南辕北辙尽管/却B.协商分道扬镰由于/因而C.协调南辕北辙由于/因而D.协调分道扬镰尽管/却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石拱桥》是事物说明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石拱桥。B.《苏

4、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C.《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介绍建筑群的事物说明文,它主要是按照作者游览的路线为序依次介绍。D.《桥之美》这篇文章以画家的标准眼光,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7.请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另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2分)例句: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8.下面是某年级某班班长在元旦联欢晚会开始时讲的话,有三处话语不得体、不规范,请你帮他改正。(先写出问题序号,然后提出修改意见)(3分)①各位老师们,各位同学,大家好!②今天我们年级举办元旦庆祝活动

5、,③你们能按要求来参加我们的晚会,④这是你们的光荣,⑤我们表示非常的欢迎。ABC9.综合性学习。(9分)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活动一:识桥】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根据所在地命名A,根据形状命名B,根据习俗命名C,以抒情方式命名D。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选填合适的桥名。(只填序号)(2分)5选项:①放生桥②销魂桥③赵州桥④钥匙桥我会选:A.B.C.D.【活动二:赏桥】下

6、图是厦门跨海公路大桥,这些大型桥梁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请你观赏此桥,展开合理想象,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来描绘图中美景。(2分)【活动三:说桥】(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1分)(2)请结合你的积累,说说卢沟桥的历史意义。(2分)【活动四: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2分)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1)(2)欣赏下列诗歌,完成10~11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0.全诗以“行”为

7、线索,从“”起,到“”终。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2分)1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55答案一、积累运用1—6 B A D D D B7.示例农民说:“麦浪滚滚、硕果累累的秋天就是美,一种丰裕富饶的美。”8.A、①去掉“们” B、③去掉“按要求” C、④“你们”改成“我们”。9.【活动一】A.③B.④C.①D.②(2分,每空0.5分)【活动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