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doc

xx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doc

ID:50535526

大小:22.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10

xx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doc_第1页
xx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doc_第2页
xx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doc_第3页
xx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doc_第4页
xx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xx县域经济发展经验材料过去两年,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xx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基础上,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核心,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一、突出规划引领,科学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实  家底清、思路明、事业兴,xx始终坚持科学定位、科学规划,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一是准确定位。xx县作为省直管县、省第一人口大县和豫皖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立足

2、直管优势、人口大县优势、根亲文化优势、金融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一路一带”战略,打造东联华东、西接内陆的东联西进大通道枢纽城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力争实现后发赶超。二是科学布局。xx县地形复杂,北部临淮平原、中部丘陵、南部山区,资源禀赋各具特色,县委、县政府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打造“一群一园两区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一心两轴三副多点”的城乡发展格局,同时依托“一站、一港、一岸”,构筑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立体交通网,开辟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经济区与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新空间。三是凸显特色。xx县围绕人口大

3、县、劳务输出大县做文章,在解决人的出路问题上先行先试,让农村居民变城市居民,让传统农民变现代农民,让外出就业者变为返乡创业者;围绕根亲名城盛誉,在文化引领上先行先试,打造xx人集体名片,让xx文化产生竞争力、凝聚力、生产力;围绕农业大县和区位优势,推进204省道、312国道现代农业示范长廊建设,打造5万亩冬枣基地和5万亩油茶基地,建设面向华东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和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区域物流中心;立足金融优势,依托全省第2家县级代理发行库和1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作用,为小微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注入新鲜血液。二、

4、突出产业兴城,县域经济的指标不断跃升  xx县坚持提效一产、提速二产、提升三产,着力调结构、补短板、促转型,走“三轮”驱动发展之路,县域三次产业协调快速发展。在全省直管县中,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第二位,工业投资绝对值增速居第二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值和增速均居第二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是产业集群突出“规模”。筛选确定培育10个农业产业化集群,推进168个特色农业园区发展,打造204省道、339省道、312国道现代农业示范长廊,推进10万亩有机香稻和10万亩有机小麦规模种植,农业规模以上产业集群发展到15类,

5、流转土地近50万亩,带动6万农户增收致富,年产值达到近百亿元。布局规划两大产业集聚区,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8.5亿元。二是特色产业突出“特色”。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推进建设5万亩冬枣基地和5万亩油茶基地,对油菜种植实施政府补助。依托“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和地方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建立基地,建成5万亩水果型萝卜生产基地、5万亩菜豆生产基地。三是新型产业突出“主体”。xx深入推进“互联网+”,不断做大电商产业,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2015年先后举办各类电商培训班92期,培训1.

6、1万人次。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xx通过建立合作组织名录,将各项优惠政策和资金项目定向投向名录内企业,帮助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搭建合作组织带头人人才库和培训基地,加强对合作组织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并于每年年初在县委农村工作会上对优秀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表彰奖励。四是传统产业突出“潜能”。xx县在去库存、降成本的基础上明确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主攻点,发挥传统产业优势、释放内在潜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模式,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如xx外销竹竿及其制成品2毛一斤,资不抵工,竹园陷入亏损,经与浙江联系,变经营竹竿为经营竹

7、笋,分春冬两季对竹笋进行采摘,归量存储,产值翻了20倍,竹园焕发新生机。  三、突出协调并进,稳定增长的后劲不断增强  xx着眼经济社会民生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实施精准扶贫、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基础和条件进一步优化。一是改善人居环境做优产业发展“生态圈”。xx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与农村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统筹整合项目资源,在整治村大力开展道路硬化、灯光亮化、村庄绿化、环境净

8、化、景观美化,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美丽乡村,通过护美绿水青山、厚植环境优势,变美丽风景为乡村发展的‘金名片’,用美好环境‘筑巢’,吸引产业发展‘金凤凰’,实现改善一方环境、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二是实施精准扶贫做大内需增长“边际线”。xx县持续加大县级扶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