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ppt课件 (2).ppt

神经系统ppt课件 (2).ppt

ID:50537351

大小:1.27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0-03-14

神经系统ppt课件 (2).ppt_第1页
神经系统ppt课件 (2).ppt_第2页
神经系统ppt课件 (2).ppt_第3页
神经系统ppt课件 (2).ppt_第4页
神经系统ppt课件 (2).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系统ppt课件 (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节神经系统功能一、神经系统对运动功能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与兴奋传递过程(1)概念神经肌肉接头:神经纤维末梢和肌纤维的联系点运动单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连同它的分支末梢和所支配的肌纤维组成一个运动单位。一块肌肉有许多个运动单位(2)结构:接头前膜接头间隙(20-50nm)接头后膜(终板膜)(3)传递过程当冲动到达接头前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加钙离子入前膜小泡下沉并释放乙酰胆碱弥散后与受体结合接头后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后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达到阈电位水平爆发动作电位肌肉收缩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特点:(1)化学递质是乙酰胆碱(2)终板电位一定能达到阈电位水

2、平(3)神经纤维的一次冲动传来一定能导致肌肉收缩一次2、牵张反射牵张反射:在人体内骨骼肌受到牵拉伸长时,刺激了肌肉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了被牵拉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肌紧张:正常人处于清醒状态时,骨骼肌经常处于一种持续性轻度收缩状态,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张力,称为肌紧张。(属于牵张反射的一种)腱反射:3、脊髓与高级中枢的关系脊髓休克:当脊髓被横断时,由于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控制,在损伤以下的部位,一切反射活动立即暂时消失,进入无反应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脊髓休克。表现:横断面以下骨骼肌紧张性降低以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直肠核膀胱中粪尿潴留关系:存在低级的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中枢;脊髓的正常功

3、能状态需要高级中枢的调节;脊髓是人体各部与脑之间的联系通路(二)脑对肌紧张的调节(1)熟悉:脑干网状结构;上行通路;下行通路;易化区;抑制区(2)肌紧张的易化区网状结构易化区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大脑皮层易化区(3)肌紧张的抑制区网状结构抑制区小脑蚓部大脑皮层抑制区尾状核(4)去大脑强直表现原因分析(三)小脑的躯体运动功能小脑半球(主要是新小脑部分)协调随意运动小脑前叶(主要是旧小脑部分)调节肌紧张绒球小节叶(古小脑部分)维持身体的平衡(四)大脑皮质对运动的调节大脑皮质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调节骨骼肌的运动1、大脑皮质运动区主要运动区: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运动前区(6区)其他运动区:第二运动区

4、补充运动区特点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性的,但对头面部的支配是双侧性的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其安排呈身体的倒影,但头面部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运动越精细越复杂的肌肉,其代表区也越大中央前回等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脑神经运动核眼外肌、咀嚼肌、表情肌等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侧束约90%的纤维交叉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交叉2、锥体系统(锥体系)锥体束其功能:控制精巧、细致、复杂的运动3、锥体外系统(锥体外系)纹状体:由尾状核与豆状核组成起源: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纹状体;红核;黑质;小脑;网状结构;前庭核)主要通过两条传导通路:皮质纹状体通路皮质-脑桥-小脑通路大脑皮质纹状体脑桥核中脑黑质中脑红核延

5、髓网状结构网状脊髓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红核脊髓束小脑皮质小脑齿状核小脑的上脚其功能: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维持姿势平衡4、锥体系与锥体外系的区别与联系起源区别:路径功能联系:锥体外系功能的完好是锥体系功能实现的基础小测验1、请画出突触的结构,并表明各部分的名称2、名词解释:神经纤维神经节3、在12对脑神经中,哪几对脑神经中含有植物性神经的成分?二、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特异投射系统感受器大脑皮质非特异投射系统(一)感受器1、感受器的分类感受器是指具有感觉神经末梢的结构,分布于体表和体内的器官组织之中,能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感觉器官=感受器+辅助装置外(浅)感受器内(深)感受器2、感受器活动

6、的一般规律(1)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对某一种能量形式的刺激特别敏感,只需能量强度极小的刺激就可发生兴奋,这种刺激即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2)感觉阈值把引起人体产生某一感觉所需的对感受器的最小刺激量感受器受刺激时冲动发放的频率参与兴奋的感觉神经元数量大脑皮层感觉区的机能状态(3)感受器适应感受器适应当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后,如继续作用于感受器的刺激强度不变,许多感受器的感受器电位幅度会降低,传入神经发放的神经冲动的频率会减少,甚至停止,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二)特异投射系统1、概念感受器发出的神经冲动沿特定的传导通路传到大脑皮层特定部位而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路径。2、问题各传导通路的功能、

7、起点、终点、纤维交叉的部位、换元的部位等3、深(本体)感觉传导通路肌肉、肌腱、关节脊神经节薄束核、楔束核丘脑外侧核中央后回等树突经脊神经轴突经后根进入脊髓组成薄束、楔束X内侧丘系上升经内囊4、浅感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的皮肤脊神经节后角固有核丘脑外侧核中央后回等树突经脊神经轴突经后根进入脊髓上升1-2个脊髓节交叉或不交叉组成脊髓丘脑束经内囊5、上述传导通路的特点一般有三级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一般要交叉到对侧第三级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