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力量》教案.doc

《空气的力量》教案.doc

ID:50539607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0

《空气的力量》教案.doc_第1页
《空气的力量》教案.doc_第2页
《空气的力量》教案.doc_第3页
《空气的力量》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空气的力量》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2017白马中学校本培训公开课空气的“力量”授课教师:曾亿霞授课班级:802授课地址:802教室授课时间:2017-03-20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和大气压的应用。其中大气压的存在既是教学重点,大气压的测量既是重点也是是教学难点。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又不易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本节课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及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使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完成教学任务。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的

2、存在;并能说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思考能力。(2)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2、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四、教学用具:玻璃杯、纸片、水、试管、透明容器、鸡蛋、广口瓶、课件;五、教学方法:演示实验、课件演示、分析讨论六、多媒体设计思路:本课课件设计主要用于辅助实验教学,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活

3、跃课堂气氛;该课件在设计时本着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问题、分析实验现象,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设计。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猜谜:“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少不了,在你身边看不到,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自然物)谜底:空气。设疑:我们已知道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空气中是否也一样有压强呢?(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1)、覆杯实验(演示)2)、试管里的水会流出么?”(演示并让学生参与)3)、吞蛋实验(演示)提问:以上现象都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结论

4、: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设疑1:为什么空气会有压强?(类比液体压强得出)设疑2: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那么大气压大不大呢?4)、马德堡半球实验(课件演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很大。设疑3: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托里拆利实验(课件演示,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分析: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也就是大气压强跟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计算:P=rgh=13.6×103千克/米3×10牛/千克×0.76米=1.013×105帕讨

5、论:(1)如果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水银柱长度怎么变?(2)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一点,会影响结果吗?(3)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4)改用粗一些的玻璃管,会影响结果吗?(5)如果漏进去一些空气,会影响结果吗?(在学生讨论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结果)设疑4托里拆利实验中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试验么?教师演算讲解。2、气压计学生自学: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教师简单总结。(三)、课堂小结八、板书设计第三节空气的“力量”一、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P0=1.013×105p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