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机值”报告管理制度.docx

临床“危机值”报告管理制度.docx

ID:50545665

大小:13.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0

临床“危机值”报告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临床“危机值”报告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临床“危机值”报告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临床“危机值”报告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危机值”报告管理制度为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病人的医疗安全,杜绝病人意外发生,重新修订本制度。一:“危急值”:“危急值”通常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这种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已处于危险边缘。此时,如果临床医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值”。二:“危机值”报告制度的目的(一)"危急值"信息,可供临床医生对生命处于危险边缘状态的患者采取及时、有

2、效的治疗,避免病人意外发生,出现严重后果。(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查结果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三:登记制度“危机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危机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机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临床科室接到“危机值”报告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

3、,保障医疗安全。四:具体操作流程: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后复核,在确认临床及检查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查结果发出,详细、规范登记后立即给病区医护人员通知结果。2.临床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需按要求将结果按《危急值结果登记本》内容详细登记。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须紧急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接报告后,立即对患者采取相应诊治措施,同时报告上级医师。事后及时记录处置细节。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机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五、“危急值”报告作为科室管理评价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医务科对科室的危急值报告工

4、作定期检查并总结,提出“危急值”报告的持续改进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