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ppt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ppt

ID:50555142

大小:249.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20-03-1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ppt_第1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ppt_第2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ppt_第3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ppt_第4页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进展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ors,EEDS)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能干扰人类或野生动物内分泌系统诸环节并导致异常效应的物质。使用名称也多种多样:synthetichormones(合成荷尔蒙)、environnmentalhormones(环境荷尔蒙)、environmentalestrogens(环境雌激素)、endocline-modulators(内分泌调节剂)、xeno-estrogens(外源性雌激素)、endocrine-activecompounds(内分泌活性物

2、质)、exogenousendoclinedisruptingchemicals(外因性内分泌干扰物)、hormonedisruptingchemicals(荷尔蒙干扰化学物质)、hormonedisruptors(荷尔蒙干扰物)、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or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EEDs)等。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后,影响人类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正常机能,并引发癌症。因此,它对环境的危害问题,已成为科学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并迅速成为国际环境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问

3、题的发展进程激素的产生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8年,人们首次合成防止流产的药物---DES(己烯雌酚),该药物诞生的同时,导致恶性肿瘤的危险。近70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在制药、塑料制品添加剂生产、除草剂的使用和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不断释放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1962年,雷切尔·卡索所著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野生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其原因是撒播的大量农药所致。1968年,人们发现DDT对哺乳类动物和鸟类产生雌性激素样影响。1970年,美国医生为预防流产,给孕妇注射合成激素DES,导致出生女婴患子宫癌的恶性事件。此后人们开始担心向环境释放

4、的大量DDT(滴滴涕)或PCB(多氯联苯)等化学物质会产生不良副作用。1979年,首次“环境中雌激素会议”举行。之后,美国在1991、1993、1995年先后举办了3次环境雌激素学术研讨会。1995年,丹麦环境厅(DEPA)做出报告,内容包括男性生殖与雌性荷尔蒙之间的影响关系。1996年美国《波士顿环境》报记者安·达玛诺斯基在《被偷走的未来》一书中总结了世界各国学者对环境物质的研究结果,首先提出“环境激素”一词。1997年1月,在美国白宫召开的会议上进一步讨论了目前各国研究现状,同时表明了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必要性。1998年6月,日本成立了”环境荷尔蒙学会”。2001

5、年5月22-23日,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环境部长等高级官员(包括我国原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祝光)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会议上,讨论通过并正式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决定在全世界范围内禁用或严格限用12种有机污染物: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毒杀芬、滴滴涕(DDT)、六氯合苯(六六六)、多氯联苯(PCBs)、二恶英和呋喃。其中,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灭蚁灵和毒杀芬七种杀虫剂被完全禁止生产和使用;DDT由于仍是一些国家目前所使用的唯一有效杀虫剂,已被严格控制使用,并将尽快被其它杀蚊剂取代;PCBs目前仍需要应

6、用于变压器电容器等工业设备上,将在2025年起被禁用;二恶英和呋喃是在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各国需要采取措施将其数量限制在最低范围内。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特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它能通过与激素受体结合,干扰正常的生理代谢、内分泌、生殖机能,引起种种负面的生物学效应。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通过环境介质和食物链进入人体或野生动物体内,干扰其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系统,影响后代的生存和繁衍。其具有以下的特点:3.1物理特点:具有亲脂性、不易降解、易挥发、残留期长,可通过生物富集和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引起体内富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一般具有较好的脂溶性,往往不

7、易溶于水。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中存在时间较长,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量高,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蓄积,进而富集并影响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3.2结构特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虽具有激素功能,但和生物体内天然激素相比,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且这些物质间,结构也差别巨大。如雄激素中的睾丸酮和雌激素中的雌素酮,虽生理功能完全不同,但二者结构却几乎一样,都是四环结构。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DDT是两环结构,烷基酚是单环结构,迄今还未能合理、可信地解释这些不同结构的化学物质为何能同激素受体结合。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由于结构稳定,自然条件下不易降解,半衰期多数较长。所以在许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